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气象文化之一,以太阳黄经为标志划分一年中的节气。它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古人对自然环境变化深刻认识的体现。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一种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从这些节气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能按节气规律安排生活、饮食和工作。
一:24节气含义分别做什么
24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于上古时代便确立。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中国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的含义:
1、立春:立春就是立春。
2、雨水:雨开始了,雨逐渐增大。
3、惊蛰:昆虫是藏的意义。惊蛰是指春雷惊醒蛰伏在土壤里冬眠的动物。
4. 春分:春分的意思是相等的。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意思。
5、清明:天气晴朗,植被繁茂。
6. 谷雨:雨能生出100粒谷粒。雨水充足而及时,粮食作物就会茁壮成长。
7、立夏:夏天开始了。
8、小满:小麦等夏季作物种子开始饱满。
9、芒种:小麦和其他有芒成熟的作物。
10、夏至:炎热夏天的到来。
11、小暑:小暑是气候开始变热的时候。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天开始了。
14、处暑:结束炎热:停止,隐藏。意味着炎热夏天的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水凝结而成白色。
16、秋分:昼夜相等。
17、寒露:露珠带着寒意,就会被冻住。
18、霜降:天气越来越冷,开始结霜。
19、立冬:冬天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了。
21、降雪:降雪增多,地面可能下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
23、小寒:天气开始变冷了。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24节气含义简短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二十四节气小暑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一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大暑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节(节令)和十二个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十二个月如同划分十二竹节,竹节中间充气,此乃节气的由来,也是气节,节度的本意。“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中国农历规定,每一个月必定要有一个中气,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成为前一个月的闰月。那么为什么有的月份没有中气呢?这是因为两个节气和两个中气之间平均日数=365.2422÷12=30.4368日,而朔望月日数29.5306日,两者有将近1天的差数。
因此中气在农历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有将近一天的推迟,如此继续,必将有的月份的中气正好落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而下个月则没有中气,中气将移至再下一个月的月初。
三:24节气含义的理解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感受到变凉与寒意,夏季的酷暑已然全消,沿海地区台风季节也跟着结束。
“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此时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但事实上,“霜降”与“降霜”并没有多大的关系,“霜”反映的仅仅是天气渐渐变冷的特征,并非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
霜降节正值晚稻收获,千百年来,民间有许多特色的庆祝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广西壮族的“霜降节”。据说在这一天,劳作了一年的壮族乡民们,会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人们也趁农闲的机会交朋结友、走亲串戚、对歌看戏。2014年,“壮族霜降节”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当然,民以食为天,时令节气自然也和吃有关。民间有句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柿子,因为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老人们还常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走红的百年古柿林
每年霜降时节来临,杭州的横一村就有“好事”发生。村书记傅临产忙得团团转,采访、考察、参观,光顾村里的外来客在这个时节突然多了起来。
在社交媒体上,这座仅有600多户人口的小村庄,一夜之间也成为了“顶流”,人们蜂拥而至,只为凑凑“好事”的热闹。
那“好事”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柿子。
横一村,地处杭州萧山区临浦镇的最南端,由横一自然村、大坞坑自然村、梅里自然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打开地图,搜索 “梅里探柿”这个好听的名字,从上海开车出发,最快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
傅书记说,横一村梅里自然村有一片古柿林,种植有1500多棵柿子树,树龄普遍在百年以上,最老的能有五百多年。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火红火红,像一只只小灯笼挂在枝头,黑色的树干遒劲有力,千姿百态,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有一种写意的美感。
挂在枝头上的柿子像一只只小灯笼。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根据我们的考察求证,这里最早的一批柿子,是村里倪氏族人的老祖宗在明朝时期种下的。因为我们这里土壤肥沃,气候、地理条件都很适宜种植柿子,于是就从北方引进了过来。”傅书记告诉
梅里的柿子顶部四四方方,因此被称为“方顶柿”,平均一个能有5到6两重,最大可重达1斤左右,用食客的话来说就是看起来十分“敦厚”,吃起来十分爽口,肉多核小,甜而不腻。
梅里的方顶柿 萧山文旅 图
不过,柿子刚从树上摘下来,其实是不好吃的,又苦又涩。傅书记介绍说,在梅里,传统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柿子放入调配好的石灰水中浸泡,这种人工脱涩的 *** ,就是俗称的“炝柿子”,炝好的柿子外观看起来像沾上了一层白色的“霜”,口味是脆甜的。还有一种叫“捂柿子”,就是把柿子和苹果、梨等其他水果放一起,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捂个三四天,取出来的柿子便又甜又软了。
“炝柿子”、“捂柿子”是这里的传统吃法。 萧山文旅 图
柿子村的“新玩法”
有 “方顶柿”这样有名的特色农产品,临浦镇横一村从2018年起举办方顶柿丰收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购买。从城区赶过来的市民还会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村民们还会在现场展示青团等传统糕点的 *** ,“梅里探柿”的名气就是这样起来的。
不过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改变。傅书记说村里决定不摘柿子了,要把柿子完完整整留在树上。
“现在的模式是,我们把古柿林的柿子全部保留下来,用于兜售的柿子就从周边村庄收购过来,这样可以让更多游客看到柿子树挂果的美景,优化体验,从而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傅书记说道。
古柿林的柿子全部保留下来,不再采摘。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换句话说,在如今的流量时代,梅里古柿林成为了横一村的一张“名片”,一个可以供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打卡景点”。而为了让柿子不被外人提前摘走,据说村民们还组建了巡逻小分队,每14个小时轮流巡逻一次,让即将成熟的柿子“一个也不能少”。
果然,当满山的柿子树变红时,涌进小山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也深挖柿子文化,设置了 “如意柿界”“海柿山盟”“一柿粮缘”等带有美好寓意的打卡场景,吸引不少年轻人拍照留念。在半山腰的柿林中,横一村还开出吉柿茶馆,办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青年创客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等配套设施。
从卖柿子到卖风景,老百姓的收入反而提高了。“我们现在有20多家民宿,星巴克也开到我们村里来了。”傅书记骄傲地说。
今年的柿子节将于11月初举行。 傅临产 图
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横一村“梅里探柿”的帖子。 小红书截图
乡村微改造,让好“柿”进行到底
“现在这个时节,不光有柿子,我们的稻田也是一大看点。”傅书记说。
从2018年起,横一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光秃秃的泥土路浇上了柏油,路面拓宽了,沿途绿化完善了,村子的颜值得到大大提升。在这次的改造中,村子还迁移了原有的1200亩的苗木丛,种上了小麦、大麦、水稻,打造一个多功能郊野公园,开创了“Hi稻星球”品牌。城市里人来到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农作物生长的活力,体验稻田捉鱼等有趣的活动。
横一村的稻田风光和配套设施建筑。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在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边,还有一座鸭棚咖啡馆同样令人瞩目。鸭棚咖啡馆的前身真的是一座养鸭棚,它的主人胡达成是村里资深的养鸭专业户,从业已有25个年头了。2021年,为了配合乡村改造,胡达成将这片鸭棚贡献了出来。
改造前的鸭棚房屋很破败,环境也比较脏差,通过设计师的改造后,石块垒砌的墙面、大大的落地窗户、覆盖着茅草的人字形屋顶,不但简约时尚,还和金灿灿的麦田风光完美融合。
虽然变成了一家咖啡馆,但茅屋外还保留了一处“小鸭子嬉戏区”,小朋友可以近距离与小鸭子互动,此外田间还有摸鱼抓蟹的体验活动,或者乘坐小火车飞驰在田间,感受不一样的乡村气息。
改造前的鸭棚
改造后的鸭棚咖啡馆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如今,许多的村镇都在探索乡村旅游新思路,用现在流行语来说,人人都想掌握“流量密码”,那么“流量密码”是什么?从横一村的例子来看,把一个特色做深做透,显然是成功的关键。
傅书记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修缮村里的倪朝宾故居、梅里庙、郑旦庵等历史建筑,收集补遗“郑旦传说”、“炝柿子”等非遗文化;围绕稻田打造稻鱼共生、稻鳖共生、稻虾共生等更多元化的体验产品;计划搭建柿子电商平台,开发柿子周边产品等等。
用他的话来说,“稻子、柿子、院子”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共富。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