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桓范陈宫 政要论桓范

 内涵001   2023-04-25 22:01:23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今天我们来聊聊论桓范陈宫,以下6个关于论桓范陈宫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论桓范陈宫文言文翻译

1. 《论桓范陈宫》的阅读翻译 原文: 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爽不能用。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知!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东坡志林》) 翻译: 司马懿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曹爽。司马懿告诉蒋济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驽劣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许昌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曹爽不听他的。陈宫、吕布被擒之后,曹操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臧武仲说:“侍奉君王像老鼠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有什么问题可以追问我。 觉得好请及时采纳,多谢哦。 2. 论桓范陈宫宣扬了怎样的智 论桓范陈宫宣扬了怎样的智? 答: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 译文:司马懿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曹爽。司马懿告诉蒋济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驽劣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许昌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曹爽不听他的。陈宫、吕布被擒之后,曹操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臧武仲说:‘侍奉得君王像老鼠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3. 论桓范陈宫宣扬了怎样的智 论桓范陈宫宣扬了怎样的智? 答: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 (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译文:司马懿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曹爽。 司马懿告诉蒋济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驽劣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许昌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 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曹爽不听他的。 陈宫、吕布被擒之后,曹操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臧武仲说:‘侍奉得君王像老鼠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4. 古文《论恒范陈宫》 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爽不能用。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知!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东坡志林》) 翻译 司马懿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曹爽。司马懿告诉蒋济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驽劣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许昌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曹爽不听他的。陈宫、吕布被擒之后,曹操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臧武仲说:“侍奉君王像老鼠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5. 知道《论恒范陈宫》的翻译吗 翻译: 司马懿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曹爽。 司马懿告诉蒋济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驽劣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许昌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 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曹爽不听他的。 陈宫、吕布被擒之后,曹操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臧武仲说:“侍奉得君王像老鼠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论衡范陈宫的介绍

《论衡范陈宫》是一篇古典议论文,相关人物为桓范。

(论桓范陈宫)中桓范、陈宫两人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都有聪明才智却没有知人之明. 不能得到重用

吕布的死与什么有关?

吕布挂的直接原因,被曹操杀了。为啥被杀,因为吕布杀丁原,杀董卓,投靠袁绍袁术都ok,但是在他是丧家之犬的时候,玄德公好心收留了他,但是想不到他居然趁玄德公去和袁公路开撕的时候,偷袭了人家主基地。虽然张飞这时候扮演了猪队友的角色,ko了人家曹豹。这点确实做的有点过了,而且更过分的是他把玄德公放到小沛,结果玄德公想收拾旧山河重整旗鼓的时候,他居然过来把玄德公手头的那点万余人家底炸光,逼迫的玄德公不得不投靠曹公。对不起玄德公两次。再说曹公,194年和195年是曹公最难熬的时候,这时候的曹公面临的最困难的局面只剩下三座孤城,差点就准备把家眷都搬到袁绍的地盘,而主要也是和吕布大战,打到最后差点跪了,大家都是吃人肉维持粮草。结果在郭嘉的坚持之下,终于白门楼擒拿到吕布。曹公大家都知道,爱才如命,惜才如命,此时还收留了大耳公,本来也是打算让吕布活命,但是玄德公旁边飙了句,你想步我后尘吗?

东坡志林详细资料大全

《东坡志林》是2010年4月1日在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苏轼。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 基本介绍 书名 :东坡志林 作者 :(宋)苏轼 ISBN :9787543627673 定价 :25.00元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 开本 :16开 点评 :乔丽华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图书目录,原文选载,校勘纪, 内容简介 《东坡志林》, 苏轼 [宋]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此书宋时或称《东坡手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即着录《东坡手泽》三卷,并注云:“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也。”《四库全书总目》以为“盖轼随手所记,本非著作,亦无书名。其后人裒而录之,命曰《手泽》;而刊轼集者不欲以父书目之,故题曰《志林》耳。”然黄庭坚《豫章集》卷二九《跋东坡叙英皇事帖》云:“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手泽袋盖二十余,皆平生作字,语意类小人不欲闻者,辄付诸郎入袋中,死而后可出示人者。”则《手泽》之名为作者生前自定。又苏轼元符三年内移过廉州,有《与郑靖老书》云:“《志林》竟未成,但草得《书传》十三卷。”是作者亦曾预有《志林》之名。此书传本颇多,卷数亦不一,有一卷、五卷、十二卷本。较通行之一卷本有宋左圭《百川学海》本(《百川》本),明成化《东坡七集》本;五卷本有明万历赵开美刊本(赵本),清嘉庆张海鹏重刊赵本(张本),次年复辑入《学津讨原》本(《学津》本),涵芬楼据赵本校印本;十二卷本则有明万历商濬《稗海》本(商本)。一卷本仅载史论而无杂说;十二卷本皆杂说而无史论,虽收罗甚丰,然讹误亦不少;五卷本兼有杂说史论,去取较为精审,一般认为它是宋人所裒录,故《四库提要》以之着录。 作者简介 苏轼(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也是卷入北宋政治斗争旋涡的中心人物之一。青年时代的苏轼以其横溢的才华和渊博的学识,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入制科第三等,仕途上一帆风顺。神宗初年王安石变法,苏轼上书反对,因此出为杭州通判,嗣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因作诗讽刺新法,自湖州任上追赴诏狱,狱尽,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幼年嗣位,旧党秉政,苏轼还朝任翰林学士。时执政大臣尽废新法,一意孤行,苏轼则主张保留新法中的免役法和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等措施,因此又招致旧党里程颐一派的攻击排挤,先后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哲宗亲政,新党东山再起,苏轼以垂暮之年,被贬至岭南惠州和海南岛儋州,元符三年遇赦内徙,次年病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苏轼是豪放,又具有情趣的人,这一点在《东坡志林》一书中可以体现。谈天说地,出游交友,入仕致仕,他的洒脱豪放,在这本书上体现得淋漓酣畅。《东坡志林》不失为一个文人眼中的另一个世界。 图书目录 卷一 记游 记过合浦 逸人游浙东 记承天寺夜游 游沙湖 记游松江 游白水书付过 记游庐山 记游松风亭 儋耳夜书 忆王子立 黎(左“禾”右上“业”去“一”右下“蒙”去“艹”) 记游松风亭 记刘原父语 怀古 广武叹 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修养 养生说 论雨井水 论修养帖寄子由 导引语 录赵贫子语 养生难在去欲 阳丹诀 阴丹诀 梦南轩 乐天烧丹 赠张鹗 记三养 谢鲁元翰寄(日耎)肚饼 辟谷说 记服绢 记养黄中 疾病 子瞻患赤眼 治眼齿 庞安常耳聩 梦寐 记梦参寥茶诗 记梦赋诗 记子由梦 记子由梦塔 梦中作祭春牛文 梦中论左传 梦中作靴铭 记梦 梦南轩 措大吃饭 题李岩老 学问 记六一语 命分 退之平生多得谤誉 马梦得同岁 人生有定分 送别 措大吃饭 别子开 昙秀相别 别王子直 别石塔 别姜君 别文甫子辩 卷二 祭祀 八蜡三代之戏礼 记朝斗 兵略 匈奴全兵 八阵图 时事 唐村老人言 记告讦事 官职 记讲筵 禁同省往来 记盛度诰词 张平叔制词 致仕 请广陵 买田求归 贺下不贺上 隐逸 书杨朴事 白云居士 佛教 读坛经 改观音呪 诵经帖 诵金刚经帖 僧伽何国人 袁宏论佛说 道释 赠邵道士 书李若之事 记苏佛儿语 记道人戏语 陆道士能诗 朱氏子出家 寿禅师放生 僧正兼州博士 卓契顺祥话 僧文荤食名 本秀非浮图之福 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 异事上 王烈石髓 记道人问真 记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山 记罗浮异境 东坡升仙 黄仆射 冲退处士 臞仙帖 记鬼 李氏子再生说冥闲事 道士张易简 辨附语 三老语 桃花悟道 尔朱道士炼朱砂丹 卷三 异事下 朱炎学禅 故南华长老重辨师逸事 家中弃儿吸蟾气 石普见奴为祟 陈昱被冥吏误追 记异 猪母佛 王翊梦鹿剖桃核而得雄黄 徐则不传晋王广道 先夫人不许发藏 太白山旧封公爵 记范蜀公遗事 记张憨子 记女仙 池鱼踊起 孙抃见异人 修身历 技术 医生 论医和语 记与欧公语 参寥求医 王元龙治大风方 延年术 单骧孙兆 僧相欧阳公 记真君签 信道智法说 记筮卦 费孝先卦影 记天心正法呪 辨五星聚东井 四民 论贫士 梁贾说 梁工说 女妾 贾氏五不可 贾婆婆荐昌朝 石崇家婢 贼盗 盗不劫秀才酒 梁上君子 夷狄 曹玮语王鬷元昊为中国患 高丽 高丽公案 卷四 古迹 铁墓厄台 黄州隋永安郡 汉讲堂 记樊山 赤壁洞穴 玉石 辨真玉 红丝石 井河 筒井用水鞴法 汴河斗门 卜居 太行卜居 范蜀公呼我卜邻 合江楼下戏 名西阁 亭堂 临皋闲题 名容安亭 陈氏草堂 雪堂问潘邠老 人物 尧舜之事 论汉高祖羹颉侯事 武帝踞而见卫青 元帝诏与论语孝经小异 跋李主词〔二〕 真宗仁宗之信任 孔子诛少正卯 戏书颜回事 辨荀卿言青出于蓝 颜蠋巧于安贫 张仪欺楚商于地 赵尧设计代周昌 黄霸以鹖为神爵 王嘉轻减法律事见梁统传 李邦直言周瑜 勃逊之〔三〕 刘聪吴中高士二事 郄超出与恒温密谋书以解父 论桓范陈宫 绿温峤问郭文语 刘伯伦 房琯陈涛斜事 张华鹪鹩赋 王济王恺 王夷甫 卫瓘欲废晋惠帝 裴頠对武帝 刘凝之沈麟士 柳宗元敢为诞妄 卷五 论古 武王非圣人 周东迁失计 秦拙取楚 秦废封建 论子胥种蠡 论鲁三桓 司马迁二大罪 论范增 游土失职之祸 赵高李斯 摄主 隐公不幸 七德八戒 跋 原文选载 王烈石髓 王烈入山得石髓,怀之以饷嵇叔夜。叔夜视之,则坚为石矣。当时若杵碎或错磨食之,岂不贤于云母、钟乳辈哉?然神仙要有定分,不可力求。退之有言:「我宁诘曲自世间,安能从汝巢神仙。」如退之性气,虽出世间人亦不能容,叔夜婞直,又甚于退之也。 记道人问真 道人徐问真,自言潍州人,嗜酒狂肆,能啖生葱鲜鱼,以指为针,以土为药,治病良有验。欧阳文忠公为青州,问真来从公游,久之乃求去。闻公致仕,复来汝南,公常馆之,使伯和父兄弟为之主。公常有足疾,状少异,医莫能喻。问真教公汲引气血自踵至顶,公用其言,病辄已。忽一日求去甚力,公留之,不可,曰:「我有罪,我与公卿游,我不复留。」公使人送之,果有冠铁冠丈夫长八尺许,立道周俟之。问真出城,顾村童使持药笥。行数里,童告之求去。问真于髻中出小瓢如枣大,再三覆之掌中,得酒满掬者二,以饮童子,良酒也。自尔不复知其存亡,而童子径发狂,亦莫知其所终。轼过汝阴,公具言如此。其后贬黄州,而黄冈县令周孝孙暴得重膇疾,轼试以问真口诀授之,七日而愈。元佑六年十一月二日,与叔弼父、季默父夜坐话其事,事复有甚异者,不欲尽书,然问真要为异人也。 记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山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山有二楼,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唐永乐道士侯道华以食邓天师枣仙去,永乐有无核枣,人不可得,道华得之。余在岐下,亦得食一枚云。唐僧契虚遇人导游稚川仙府,真人问曰:「汝绝三彭之仇乎?」虚不能答。冲虚观后有米真人朝斗坛,近于坛上获铜龙六,铜鱼一。唐有《梦铭》,云「 *** 真人山玄卿撰」。又有蔡少霞者,梦遣书牌,题云:「五云阁吏蔡少霞书。」 记罗浮异境 有官吏自罗浮都虚观游长寿,中路覩见道室数十间,有道士据槛坐,见吏不起。吏大怒,使人诘之,至则人室皆亡矣。乃知罗浮凡圣杂处,似此等异境,平生修行人有不得见者,吏何人,乃独见之。正使一凡道士见己不起,何足怒?吏无状如此,得见此者必前缘也。 东坡升仙 吾昔谪黄州,曾子固居忧临川,死焉。人有妄传吾与子固同日化去,且云:「如李长吉时事,以上帝召他。」时先帝亦闻其语,以问蜀人蒲宗孟,且有叹息语。今谪海南,又有传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复返者,京师皆云,儿子书来言之。今日有从广州来者,云太守柯述言吾在儋耳一日忽失所在,独道服在耳,盖上宾也。吾平生遭口语无数,盖生时与韩退之相似,吾命在斗间而身宫在焉。故其诗曰:「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且曰:「无善声以闻,无恶声以扬。」今谤我者,或云死,或云仙,退之之言良非虚尔。 黄仆射 虔州布衣赖仙芝言:连州有黄损仆射者,五代时人。仆射盖仕南汉官也,未老退归,一日忽遁去,莫知其存亡。子孙画像事之,凡三十二年。复归,坐阼阶上,呼家人。其子适不在,孙出见之。索笔书壁云:「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消磨。惟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投笔竟去,不可留。子归,问其状貌,孙云:「甚似影堂老人也。」连人相传如此。其后颇有禄仕者。 冲退处士 章詧,字隐之,本闽人,迁于成都数世矣。善属文,不仕,晚用太守王素荐,赐号冲退处士。一日,梦有人寄书召之者,云东岳道士书也。明日,与李士宁游青城,濯足水中,詧谓士宁曰:「脚踏西溪流去水。」士宁答曰:「手持东岳寄来书。」詧大惊,不知其所自来也。未几,詧果死。其子禩亦以逸民举,仕一命乃死。士宁,蓬州人也,语默不常,或以为得道者,百岁乃死。常见余成都,曰:「子甚贵,当策举首。」已而果然。 臞仙帖 司马相如谄事武帝,开西南夷之隙。及病且死,犹草《封禅书》,此所谓死而不已者耶?列仙之隐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殆「四果」人也。而相如鄙之,作《大人赋》,不过欲以侈言广武帝意耳。夫所谓大人者,相如孺子,何足以知之!若贾生《鵩 [fú] 鸟赋》,真大人者也。庚辰八月二十二日,东坡书。 记鬼 秦太虚言:宝应民有以嫁娶会客者,酒半,客一人竟起出门。主人追之,客若醉甚将赴水者,主人急持之。客曰:「妇人以诗招我,其辞云:『长桥直下有兰舟,破月冲烟任意游。金玉满堂何所用,争如年少去来休。』仓皇就之,不知其为水也。」然客竟亦无他。夜会说鬼,参寥举此,聊为之记。 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 戊寅十一月,余在儋耳,闻城西民李氏处子病卒两日复生。余与进士何旻同往见其父,问死生状。云:初昏,若有人引去,至官府幕下。有言:「此误追。」庭下一吏云:「可且寄禁。」又一吏云:「此无罪,当放还。」见狱在地窟中,隧而出入。系者皆儋人,僧居十六七。有一妪身皆黄毛如驴马,械而坐,处子识之,盖儋僧之室也。曰:「吾坐用檀越钱物,已三易毛矣。」又一僧亦处子邻里,死已二年矣,其家方大祥,有人持盘飡及钱数千,云:「付某僧。」僧得钱,分数百遗门者,乃持饭入门去,系者皆争取其饭。僧饭,所食无几。又一僧至,见者擎跪作礼。僧曰:「此女可差人速送还。」送者以手擘墙壁使过,复见一河,有舟,使登之。送者以手推舟,舟跃,处子惊而寤。是僧岂所谓地藏菩萨耶?书此为世戒。 校勘纪 〔一〕原本此则有目无文,明万历赵开美刊本(以下简称赵本)、清嘉庆张海鹏照旷阁刊本及《学津讨原》本《东坡志林》(以下分别简称《张本》、《学津本》)同。 〔二〕李主 原本误作“李玉”,从正文标题改正。 〔三〕勃逊之 原本目录无此条,从《学津》本目录补。

三国作死如果有段位

第一名吕布,他在历史上留下:“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这么一句评语,陈寿的说法换成现代逻辑就是这样一个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人,自古以来作死到这种程度,没有不死。为此还有人为吕布辩驳是东汉末年社会对“寒门出身”(尽管吕布根本不是寒门)吕布有歧视,所以处处不容于他。

当时评价一个人除了看出身亦要观其言行,吕布作风堪称当代信誉透支的代表,反复无常的特点伴随其人一生。丁原举用吕布,待见甚亲。吕布却被董卓利诱杀了丁原。董卓对吕布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因为董卓常因为点小事就拿戟扔吕布,吕布又与董卓小妾有染,双方矛盾触发之下,吕布先动手杀了董卓。

吕布杀董卓一事本可说是为国除贼,是正面行为,但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某一件事。如果没有吕布后来的故事,他就真是除贼的英雄。接着吕布的作死之路正式开始,他于长安兵败去投奔袁术,拿出杀董卓的功绩来说是为袁术报仇(袁术全家被董卓所杀),袁术厌恶其反复,没有收容吕布。

吕布大概又拿着同样的理由去投靠袁绍,并在袁绍军与黑山军大战时表现出色,此后吕布居功自傲,瞧不起袁绍麾下诸将,要求袁绍给自己增兵,又纵容士兵劫掠,这种“妹仔大过主人婆”的行为,令袁绍与吕布只能刀兵相向。

接着吕布受张邈邀请入主兖州,被曹操击败后投靠徐州的刘备,不久吕布又受袁术诱导,将徐州占为己有。因袁术不肯如约给吕布运粮,于是吕布又跟刘备联合与袁术做对。以上看来都是吕布身在乱世的一些常规操作,看上去无可厚非。

只是从头看来有一个重点,吕布很容易被人所利诱,一旦有机可乘就动手,一次两次可以理解,长期以来已经让吕布信誉严重透支。吕布看似来常规操作,却已经把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周边有实力的诸侯全都得罪,刘备、袁术虽会短期内迫于形势跟他合作,任谁都不会再绝对信赖他,对于一个没信誉的人,别人自然也无所顾忌去出卖他,所以发生了陈登父子出卖吕布事件。

陈登父子很轻易就说动吕布向曹操靠拢,一同对付袁术,吕布就废除跟袁术的婚约,斩杀袁术的使者去向曹操示好。并勾结袁术的将领韩暹、杨奉,把袁术大军打的大败。后来吕布被曹操大军围攻,他暗中派使者送女儿给袁术,想要袁术给他增援........

吕布不仅对敌人反复,对部下亦如此。部下郝萌率兵谋反进攻吕布府邸,迫使吕布爬厕所逃往高顺营中,后率军平乱。事后曹性揭发主谋是袁术和陈宫,吕布对陈宫没有任何处罚,却把功臣高顺的兵权夺走,给魏续统领。如果郝萌是陈宫的人,吕布把郝萌的兵权交给了揭发陈宫的曹性,又等于把陈宫给得罪了。

表面上看吕布稳住了陈宫、高顺之间矛盾,实际上是变相削弱二人权力,两人自然都对吕布不满。这件事致使后来陈宫给吕布设计对付曹操的战术没法实施,因为吕布的妻子严氏认为高顺和陈宫不和,一旦吕布出城作战,二人可能会城中内乱,于是吕布放弃率骑兵在城外牵制曹军,在城中坐以待毙。关键是吕布原本答应过陈宫,但是没有实施作战。

吕布的作死不是体现在具体某一件事,而是他终其一生都在作死,反复无常的性格使他周边强者无一是可信任盟友。御下没有一个明确态度,又多猜忌,诸将只得各有各的想法,互相怀疑,这也是吕布后来每战多败的原因。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吕布虽然骁勇,可如果老是命令随意更变,令将领不知道如何去配合他行动,即便诸将都是不世的将才,也没法发挥才能,他们根本都搞不清楚领头人在想什么。这种猜忌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是长久以来吕布的态度使整个团队陷入各不相知的状态。

人一时无信尚且可以挽回声誉,但是人人都知道他是这种人,自没人会再信任他。在吕布结局里他对曹操说自己待诸将很好,诸将却背叛他。曹操讽刺吕布爱诸将妇,等于吕布既背叛自己妻子也背离自己将领,何谈待诸将好?

这点曹操有资格嘲讽吕布,因为曹操所纳人妻都来自敌方,没对部下妻子动过手。

截图下这段话出自《三国演义》,史书未有。

吕布作为君主,无法有效制御下属,外人一旦利诱于他就可以行动。作为部下,他可以轻易背君弑主,又放任士兵劫掠,常与同僚不和。瞧不起董卓的大将胡轸,还可以捣乱令其兵败,又瞧不起袁绍诸将。吕布固然善战,但你怎么确定跟他合作,他会攻击敌人还是自己?

别说什么大信大义,吕布连最爱家室的人设都站不住,窘迫中顿时卖女儿,又背离妻子搞外遇,听信严氏之言不出城作战,更多是对高顺、陈宫不信任。作死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形间得罪身边所有人........

交恶对象统计:丁原、董卓(胡轸)、袁术(纪灵、张勋)、袁绍及诸将(估计有颜良、文丑、张郃、麴义等)、曹操、刘备(张飞)、陈宫、高顺、严氏、关羽(吕布爱部下的妻子,关羽喜欢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关羽和吕布有可能是情敌)、吕布诸将(魏续、成廉、侯成、宋宪、秦宜禄等,具体不知爱谁的妻子,也许都爱过)

第二名公孙瓒,他家世二千石,却又以母亲身份卑微,自己也不怎么显贵。当时的士族也没有成形,公孙瓒大致是处于豪族与寒族的边界当中。他的名声也很不错,出任辽西太守刘其的小吏,公孙瓒愿意履行对故主忠诚,跟随因犯法被流放到日南郡的刘其同行,沿路护送。

日南郡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年脱离汉朝统治成为独立国家林邑。公孙瓒的忠义使他名声大震,得举孝廉(按汉和帝标准二十万人口一郡每年仅举一人)。公孙瓒社会名声优于吕布,可就是在这些良好基础下,公孙瓒也是个能够跟大部分人绝交的高手。

公孙瓒的长官刘虞以仁义安抚戎狄,公孙瓒却一心想立战功,问题是乌丸、黄巾肆虐青、徐、幽、冀四州,公孙瓒压制不住,也不想刘虞立功,于是派人暗杀戎狄派向刘虞投降的使者。致使刘虞和公孙瓒关系非常紧张。为了跟刘虞怀柔政策对着干,公孙瓒干脆放纵部队劫掠百姓,恶化幽州民心。

接着袁术想跟刘虞结盟,公孙瓒建议刘虞拒绝袁术的请求,私底下派弟弟公孙越去勾结袁术,更加袁术把刘虞的儿子刘和扣下。公孙越到袁术麾下,与孙坚联合去跟袁绍的部下周昂交战。同时公孙瓒又跟袁绍勾结,一同图谋冀州的统治权,袁绍得到冀州后没有给公孙瓒什么领地。

正好公孙越随孙坚征战而战死,公孙瓒说这一切都是袁绍的错,就派兵打袁绍。袁绍本来给了公孙瓒从弟公孙范南皮太守的职位,意图维持同盟关系。公孙瓒接过南皮郡,继续对袁绍动手,还顺便强迫兖州刺史刘岱驱逐袁绍的家属,因为袁绍、公孙瓒、刘岱本是一个联盟,如果刘岱不照办,公孙瓒就顺便把刘岱给灭了,于是在公孙瓒的逼迫下,刘岱听从程昱意见跟公孙瓒绝交,选择跟袁绍保持同盟。

公孙瓒一怒之下自己设立了冀、青、兖三州刺史,命部将派兵入侵三州。吓得冀州势力纷纷投靠袁绍,跟公孙瓒做对,只有常山赵子龙率兵投靠公孙瓒,为此公孙瓒讽刺赵云说:“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赵云虽然解释说:“从仁政所在。”不过纵兵掠夺的公孙瓒的仁政实不知何从谈起,于是后来赵云跟刘备走的越来越近。

公孙瓒的兖州刺史单经率军入侵,被曹操所击退,于是又顺便跟曹操绝交。三十万青州黄巾往西迁移,欲要跟黑山贼联合,被公孙瓒派兵半渡而击,击死数万,俘获七万。后来公孙瓒又需要借助黑山军跟袁绍作战........

公孙瓒在短时间内完成完美远交近伐战略,内部跟刘虞搞矛盾,讽刺赵云,屠杀朱灵全家,恶化自己跟戎狄、幽州百姓关系,对袁绍、曹操、刘岱直接宣战。

原本公孙瓒凭借大破黄巾贼以及连攻袁绍,占尽了优势,但是公孙瓒没有明确的战略目的,只知一味扩张势力,最先招致刘虞讨伐,而公孙瓒击败刘虞后就乱按罪名将其杀死,落下弑主之名。公孙瓒占据幽州后更是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记过善忘,睚眦必报。因此不受幽州官吏拥戴,激起幽州从事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人起兵,他们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招集鲜卑、乌丸等兵马,共得汉兵、胡兵数万人起兵,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随鲜于辅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将麴义合兵共十万为刘虞复仇。

公孙瓒因为作死行为,招引来一整个复仇者联盟。

回看公孙瓒曾得廉孝功名,最终所做皆不忠不义,手握重兵却不行仁治,对远近之人也皆没有信任可言。公孙瓒连败之后拒险固守,建造铁门,斥去左右,严令七岁以上男子不得进入,只跟妻妾住在里面。公孙瓒又让夫人练习自己大声说话的本领,方便给他传达命令。自此疏远宾客,谋臣猛将逐渐离心。由于公孙瓒是历史的败者,史书上没有留下什么他麾下谋臣猛将的记载,但是公孙瓒部队极其善战,麾下猛将肯定是不少的。

袁绍后来对公孙瓒强攻不下,仍打算跟公孙瓒讲和,公孙瓒对袁绍不做答复,袁绍为解除后患就大举强攻。先是公孙瓒一别将被围,公孙瓒不肯相救,认为先救一个人,以往人人都不肯力战,就等我去救。现在我不救他们,他们就会死战到底。这跟《新三国》里曹操、曹仁经常不救部下,让部下多砍几个兵的思路倒是吻合。于是后来交战,公孙瓒的部队多知道没有援军,不是投降就是逃走.......

最后的作死!

公孙瓒到最后关键还有生机,他采用了与陈宫献给吕布相似的守城方法,让儿子公孙续率五千骑兵在城外策应,公孙瓒在城内率军而出,内外夹击袁绍。如果当时吕布和陈宫如此配合,亦仍有生机,不至于坐以待毙遭到水攻。

公孙瓒此举应该体现出很强烈的求生欲望,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张燕已经集结十万大军在路上,吕布那边的袁术没有大军增援,因为大军上次被吕布歼灭了,袁术也不确定会不会来救。公孙瓒只要坚持到张燕抵达,袁绍也非得暂时撤退,调整阵势不可。公孙瓒等不急就制定反击策略,给公孙续的书信却被敌方劫掠,以致大败而归,公孙续战死,公孙瓒自知兵马伤亡过多守不住了,于是引火自焚。

公孙瓒和吕布作死的水平几乎可说是旗鼓相当,别人作一次就会死,公孙瓒和吕布作了一生,作到极致。公孙瓒不如吕布,毕竟弑主和背信次不足,不如吕布声名狼藉。公孙瓒引火自焚,不像吕布给部下戴绿帽又抱怨部下背叛,后又望降曹,终究是敢作死也敢承担。

交恶对象统计:袁绍、袁术、韩馥、刘虞(鲜卑乌丸)、刘岱、曹操、赵云、朱灵

第三名曹爽,一手好牌全都打烂的代表性人物,曹魏皇权至明帝曹叡以来都还非常巩固,曹爽以辅政大臣身份辅佐幼主曹芳,即刻跟司马懿争权起来,曹爽为了巩固自己的集权,一边弱化魏老臣影响力,同时也弱化了皇权合法性,让造成自己是擅权奸臣的局面,落下司马懿发动正始之变的口实。史书或许有一定程度给曹爽一党泼了脏水,然司马懿诛杀曹爽,于朝中几无阻力,可知道曹爽确实是德望不足,确实没太多人怜惜他们。因为曹魏皇权衰败最大责任是曹爽,司马懿父子只是在曹爽的基础下加重力度,进一步架空皇权。

曹爽作死遭到灭族都算事小,致祖辈创立下的一国基业覆亡才是最大作死。曹真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施陆议于严霜、奋朱然于雷霆。要德望有德望,要功绩有功绩,曹爽太不孝。

曹爽一上台就启用以夏侯玄、何晏为首的浮华案人员,当年在老臣董昭提议下罢免了许多华而不实的官员,这些涉案人员中确实不乏人才,若诸葛诞、司马师(此人未必涉案)、夏侯玄的才智均非庸俗,曹爽要启用这些年龄相仿之人无可厚非。

曹爽的问题在于厚此薄彼,重用自己小团体官员同时不给曹魏老臣留出什么权力空间,短时间内就垄断禁中、尚书台、司隶校尉与河南尹,把洛阳中央实权一览手中。司马懿狼心未现之时,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就跟司马懿组成阵营,直至司马懿掌控大权,陈寿评价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的蒋济才醒悟过来。

曹爽一党各种骄淫奢侈、公然索贿事件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倒不是至关重要的罪名,因为太尉蒋济也是个著名大贪官,人一旦失势就连曾经随地吐痰都可以罪无可赦。曹爽一大作死是举大军伐蜀,招致大败,不但没法借此助长威望,还反令有失所望。反观司马懿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在军中威望甚高,可以服众。

第二就是曹爽兄弟垄断禁军兵权,却经常一起出游,政变一旦发生,有人关闭城门控制兵权,曹爽那伙名义上的指挥官对此根本无能为力,要知道司马懿发动正始之变绝非忽然为之,是曹爽兄弟经常一同出城,被司马懿、蒋济、司马师等摸清了动向,早已制定好妥善计划。

最后作死就是曹爽没有听从“智囊”桓范计策,挟曹芳移驾许昌,命曹羲率阙南别营和典农校尉的军队抵挡司马懿,曹爽心怀大志而无足够的魄力行事,故留下小牛、肥奴之名。曹爽为此得到了最高荣誉,与吕布齐名。

曹爽形象参考

大文豪苏轼著有《论桓范陈宫》一篇,评价到:“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知!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苏轼的重点主要批评桓范、陈宫不仕明君,被吕布、曹爽所用还谈有什么自知之明?而吕布、曹爽的问题就是任凭有再厉害的智者辅佐也没法成事的代表性人物。

第四是姜维,胡三省于《资治通鉴》评注姜维说:“屡败而不止,为亡蜀张本。”《蜀鉴》的作者宋人郭允蹈和《通鉴纲目集览》中都对姜维坚壁清野,大开汉中门户做了批评。因为他改变刘备、魏延时期制定的国防策略,魏军可以轻易入汉中平原作战,诸围被动挨打,使钟会很快打到了剑阁。当时姜维所率主力部队远在沓中,司马昭早已分析出蜀汉可能有九万兵力,有四万在成都与其他郡,那么意味着沓中与汉中兵力为五万。作为敌国的战前分析不一定太准确,即便汉中兵力比司马昭预想要多一些,在现实中按照司马昭把姜维拖在沓中,钟会出兵汉中的策略最终也是成功了,姜维来不及返回阳平,钟会就已破关城。

故从姜维屡败至大开国门一系列举措,就是多次大型连续作死行为。姜维不频繁发动北伐,发生二次战败,则就不会让自己陷入政治窘境。诸葛瞻、董厥就缺乏调姜维做益州刺史,借机夺其兵权的合理性,姜维亦不需要避难于沓中。

正应了《汉晋春秋》所载廖化之言: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华阳国志后主志》还记载姜维在不知道刘禅已投降的情况下还继续作死:“姜维未知后主降,谓且固城;素与执政者不平,欲使其知卫敌之难,而后逞志;乃回由巴西,出郪、五城。”

姜维其人好立功名的特点,使他一生中都在冒险拼搏,蜀汉的形势却经不起他如此连番冒险,即便蜀汉终将灭亡,最后那一战也打的太难看了。若以刘备时期国防政策,至少能让魏军深陷汉中,使南方、东吴援军还有策应的时间,绝不至于短短时间就覆灭。正是不作也会死,但是姜维作死加快了步伐。

交恶对象统计:刘禅、黄皓、诸葛瞻、董厥、廖化、张翼、杨戏、姜维母(不在当归)

第五名孙皓,吴末主孙皓的作死可以用一段公交车上男子暴打小孩的新闻来形容。自司马昭灭蜀到司马炎称帝,晋吴实力差距已经拉大到姚明与郭敬明之间距离,当时许多人判断中认为晋灭吴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时孙皓开始了他作死进程,他率先向晋国动手,频繁发动大规模北伐,十数年间边境没停止过战争。当时的局势下,孙吴对西晋发动战争,已经不是靠一两场局部胜利就可以扭转趋势,尤其是在淮南战区,由于邓艾改善的国防政策,让孙皓根本没法取巧,他就算是派丁奉偷袭寿春成功也不会打破两国格局。孙皓的北伐跟小朋友踢大人没什么区别,或者是像有人飞踢星爵的岳父施瓦星格,自己却摔倒一样,亦或是《功夫》里周星驰用木棒敲打火云邪神。

同时孙皓还有在武昌、建业来回迁都,修建宫殿等大肆消耗国力的举措。吴末主孙皓和南塘后主李煜简直是鲜明对比,他在位期间一点没有显露出弱国该有的态度,相反孙皓显得非常自信,在占卜影响下他还非常相信自己能够一统天下,于吴天玺元年(276年)还搞了一座《封禅国山碑》。

孙吴最后的衰败不全是孙皓原因,早在孙休执政时期就因为信任濮阳兴、张布执政,导致国家大失所望。孙皓好立刑威,滥杀重臣,这可能源自孙吴皇权旁落多年,令他感到极为不安所导致。这也是为何后来他的侍中在晋朝为他辩解的原因,世人把很多不是孙皓的罪责也都归咎到他身上。

只是单说孙皓与司马炎对峙的举动也足以在三国作死人物中名列前茅,孙皓为人猜忌,先后逼反孙秀、步阐,为此杜预察觉到孙皓性格缺陷,又使用离间计调走西陵名将张政,致使长久以来倚重的长江天险露出破绽。即便世人可能给他加了许多没有的罪责,但孙吴灭亡的重责始终要由他来承担。

交恶对象统计:司马炎、贾充、陆凯、陆抗、留平、丁奉、濮阳兴、张布、万彧、韦曜、贺邵、薛莹、楼玄、华覈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论桓范陈宫(政要论桓范)》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地址:https://www.neihan001.com/zdyk/114345.html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