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南风和潘安到底是什么关系 潘安和贾南风的关系

 内涵001   2023-04-27 13:11:20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贾南风和潘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提及的两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备受关注。一些古籍中曾将他们描述为兄弟,而另一些则将他们称为朋友。此外,也有一些人认为他们是恋人关系。尽管争议不小,但不可否认的是,贾南风和潘安的传说故事伴随着华夏文明的演进历史,成为了一个闪耀的符号。

1、貌似潘安的典故是什么?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或许是因为这位曾经侍奉中国历史上最丑最荒淫最 *** 的皇后贾南风的美男子,其德行操守实在当不起这个“仁”字,因此后人省略一字,乃有潘安之名。

《世说新语》中专有“容止”一章记载魏晋的美男子,形容潘安的相貌时是这么说的:妙有姿容,好神情。潘安乳名叫“檀奴”,因此后来许多女子都把自己的情人或者老公唤做“檀郎”。其实这个称呼极有水分,好比现在的“帅哥”一词,似乎只要五官不少了一官的男人都有人叫他帅哥,这说明如今的女子弱视者居多。远不如魏晋时期女孩子的鉴赏力。

单是寥寥数语,还不足以描绘出潘安之美,更不能体现出魏晋女子的审美能力。《世说新语》中是这样记载的:潘安少年的时候,非常顽皮,书是读不下去的,每天只提了弹弓驾着车子到洛阳城的通衢大道上去兜风。

潘安的弹弓是铁胎打造,洛阳城最倔的牛死后抽得牛筋做成,这样的弹弓即使用纸团做成的弹丸也颇具杀伤力。在他还是小屁孩的时候,洛阳城的百姓就已经很难找出没被潘安把脑袋打出过包的。因此,那时的洛阳城,有许多从外地赶来的商贾都囤积了大批量的铁锅,趁机哄抬物价,一时间更是“洛阳锅贵”。

到潘安弱冠之年的时候,他玩弹弓的水平已出神入化,力道更是非同小可。虽说还不足以洞穿铁锅,但一弹打去就会把铁锅凿个坑,洛阳百姓沮丧地发现,自己脑袋的前景依然不大美妙。于是每逢潘安驾着车拿着弹弓出来玩的时候,几乎举城皆空。不过,潘安也不是完全的浑不吝,亏得这位美男子读了几年圣贤书,倒也从来不打女人。这一点就好像某些颇有远见的猎人,只打雄的不打雌的。洛阳百姓无意之中发现了潘安的游戏规则,便及时调整了防御策略:只要是潘安上街的日子,就尽遣家中女子出门办事购物。

洛阳百姓调整防御策略的第一天,潘安又一次上街了。马车刚刚行至洛阳城最繁华的街道上,潘安就感觉到一丝异样:仿佛唐僧师徒初到女儿国的疑惑,怎么可着满大街就不见一个男的?

正茫然间,于街上行走的老女人中女人小女人猛然间停住了脚步,整齐划一的在街道两侧排成了两列,随即从篮子里拿出各色水果突然向潘安掷来,密集程度仿佛集束炸弹。其中不仅有瓜果梨桃,还夹杂着从岭南进贡来的椰子、榴莲等热带水果。这两种水果掷出来基本上就像是扔铅球,如果准确命中的话,也能把铁锅砸个坑儿。一边扔,众女子们嘴里还齐声娇叱:为相公(或为情郎父亲兄长弟弟叔叔大爷等等不一而足)报仇啊!

落荒而逃的潘安回到家里,撕心裂肺地哭道:北方人为什么也爱吃热带水果呢?或许,潘安更应为没有出生在有板砖的日子感到庆幸。

2、古代美男子潘安的老婆是谁?

潘岳(公元247-300年),又名潘安,字安仁,小名檀郎、檀奴。公认的古代第一美男子。他是西晋著名的大文学家,大才子+绝世帅哥+痴情好男人。 水浒传中写西门庆勾搭潘金莲时,王婆传授经验,说猎艳时有五要素,叫作“潘驴邓小闲”,只要五样具备,十拿九稳。西门大官人说这五样自己都还尚可,于是他成功了。 第一个字潘,就指潘安,即首先要有潘安一样的相貌,女人才会不讨厌你的勾搭。千百年来潘安已经化身美貌男子的代称。 现代信息社会,已经不需要五样俱全,只要你具备其中一样或几样,比如占个“邓”字——是个知名富一代或N代,就会有无数女人心甘情愿叫你老公或老爸;又或者你占个“潘”字,也一样有无数女人线上线下哭着喊着叫你老公,如今已经比当年西门庆勾搭潘金莲容易多了。 潘岳从小就以才情闻名乡里,被称为神童,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来会成为汉代贾谊那样的人。不过历史就喜欢和人开玩笑,偏偏他的个人品行后来出了问题。这是后话。 潘岳的祖父和父亲都只是芝麻小官。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年),潘岳以才华卓越被选拔跟随晋武帝身边,当时他年仅二十来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加之不会掩饰锋芒,所以他遭到太多人的嫉妒和排挤。升迁之路被冷藏达十年之久。 三十几岁时,潘岳才有出头之日,但只被任为一个小小的河阳县令(今焦作市辖区)。潘岳恃才傲物,郁郁寡欢,自以为不得志。 在县令任上,他命全县种植桃花,有打官司的就令其去浇花,直到双方和解为止。当他离任时,县里百姓都很怀念他。后世写有很多关于他这段经历的诗词。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诗圣杜甫。 “潘令在河阳,无人死芳色。”——诗鬼李贺。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诗才李商隐。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唐.沈彬。 这段时期,围绕武帝身边的主政大臣是山涛、王济、裴楷等人。山涛是竹林七贤之一,名望非常之高;王济、裴楷都是高门望第出身的一等一的青年才俊。 王济出身于一流望族太原王氏,才华横溢,还是武帝的驸马。裴楷出身于一流望族河东裴氏,他为官有盛德,尽忠为国,王济是裴楷的小舅子。 但潘岳对占据高位的这几位很是不以为然,他曾在阁道上写打油诗讽刺道:“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马颈的皮套子),裴楷鞧(qiu,套马 *** 上的皮带子),和峤刺促不得休。” 呃,和峤是西晋名臣,国之栋梁。 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潘岳身上还有一些天下舍我其谁的愤青气息。 潘岳在县令任上政绩斐然,后来被提拔进了武帝的岳父、太傅杨骏的幕府工作。杨骏在八王之乱初期即被诛杀,潘岳虽受牵连该诛,但通过关系仅以免官而已。后又宦海几经起伏后,迁黄门侍郎。 在宦海浮沉中,潘安的心态逐渐发生了改变,功名心愈发加重,然已不再像年少时无知无畏,希冀以才华升迁。转而投靠权贵,甘为权贵爪牙。 潘岳攀附了新晋权贵贾后一党,贾后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丑女皇后贾南风,贪淫泼悍多权略,专擅朝纲。贾氏一族在剪除了太傅杨骏后崛起。西晋八王之乱,就是由贾南风一手引发。 贾后之妹贾午,生有一子韩谧,以外孙身份继承外祖父贾充的鲁国公爵位(贾充无子),故韩谧更姓名为贾谧。 贾谧好文学,有才思,权倾朝野。他笼络了一批青年才俊,号称“二十四友”,潘岳即为其一。这些人经常在二十四友之一的巨富石崇的金谷园中聚会,故又称“金谷二十四友”。 自从栖身贾后一党,潘岳的人品开始以目力可视的速度滑落。他与石崇是知心好友,这二人在奉承谄媚贾后一族方面,可谓臭味相投,惺惺相惜。二人常常在贾谧和贾后之母郭槐出门之时,专候在路边,远远就下车跪迎,车马过后仍望尘而拜! 史载(但仍存疑)潘岳参与了贾南风密谋废黜太子一事。贾南风诈称皇帝生病,召太子司马遹入宫,先使宫婢矫帝命强令太子饮酒,遂大醉。又使潘安作书草,其文曰:“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 ”(——资治通鉴.晋纪五)。然后,贾后假称帝诏使太子照抄其文,太子已醉得不醒人事,便依言照抄,但其字有半数看不清,经贾后补描才完成。就这样,贾南风废掉了皇太子司马遹,继而致使西晋朝政进入剧烈动荡时期。潘安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贾南风废黜太子后,天下人情汹涌。赵王司马伦在心腹谋士孙秀的帮助下,因势一举铲除了贾氏一族,窃取了朝政大权,孙秀也因此权倾朝野。 孙秀早年未发达时,曾在潘岳手下做事。当时的潘岳还是一个嫉恶如仇的愤青,他尤其厌恶孙秀这种狡狯势利之人,经常鞭挞孙秀。孙秀记恨在心,常常忿恨不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如今孙秀势力熏天,成了潘岳的顶头上司。潘岳心中不安,曾在中书省遇见孙秀,潘岳问道:孙令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共事的情景吗?孙秀答道:我都藏在心里,一日不曾忘记!潘岳闻言自知未来不妙。果然,孙秀不久后诬陷潘岳谋乱,将其族诛。终年54岁。 千古美男+大才子,人生就这样谢幕。 潘安容貌姣好,神态优雅。年轻时常带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见到他的妇人们没有不牵手围着他看的。左思(大才子,结巴,二十四友之一,“洛阳纸贵”的主人公)长得奇丑无比,他也效法潘安出游,结果妇女们都朝他吐口水——“群妪齐共乱唾之”——左思被打击的颓丧而返。 这个故事还有一说是,潘安每次坐车出门的时候,妇女们看见他都会朝他的车上投掷水果(即“掷果盈车”的典故),于是满车而归。同龄人张载(西晋文学家)长得很难看,每次出行时,街上小儿都会朝他的车上扔瓦砾,张载遂委顿而返。 ——果然是看脸的世界!哇咔咔! 最为人乐道的,还是潘安的感情生活。潘安对发妻杨氏忠贞不渝,夫妻二人均是才貌双全。潘安十二岁时,与十岁的杨氏结成娃娃亲。杨氏是名臣大儒之后,才情俱佳。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共同生活二十多年。后杨氏不幸去世,潘安伤心欲绝,一夜白头,发誓不再续妻。 后人常以潘杨之好代指感情融洽和般配的夫妻。 “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 ——孟浩然(送桓子之郢成礼) “刘阮心渐忘,潘杨意方睦。”——白居易 “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潘安对杨氏伉俪情深,久久难忘,写了三篇悼念亡妻的诗词。自他之后,悼亡诗就成了丈夫悼念亡妻的代名词,开后世悼亡题材之先河。 李商隐评价此悼亡诗:“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认为潘安才华高过宋玉。 潘安的悼亡诗,情真意切,与唐代元稹悼念亡妻韦氏、宋代苏轼悼念亡妻王氏等悼亡名篇,并驾齐驱,读来催人泪下。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其五) -唐.元稹 寻常百种花齐发, 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 可怜和叶度残春。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悼亡三首(其三) -晋.潘安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yan墓道)侧,枯荄(gai草根)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潘安的作品,如《秋兴赋》、《闲居赋》、《藉田赋》等,堪称是他那个时代的巅峰之作。

3、晋惠帝的生母是杨氏之女,那么皇后贾南风为何会与杨骏反目成仇?

优质回答1:

政治权力之争父子都能反目,两个外戚之间你死我活算什么!贾南风与杨家虽说有亲缘关系,但在个人恩怨和政治矛盾面前,这点亲缘关系实在不值一提。贾南风绝不像史书上写的那样,除了为人丑陋的一面,她还是个政治手腕高超的政客,她与杨骏的冲突不可避免。

从西晋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贾杨冲突,其实也是西晋未来政治走向的派系斗争,晋武帝临终前不当处置,给身后的政治稳定带来隐患,并最终将西晋王朝带向深渊。

贾南风与杨氏家族的私人恩怨

晋惠帝司马衷的生母叫杨艳,杨艳临终前怕儿子受委屈,竭力恳求晋武帝立堂妹杨芷为后,杨骏就是杨芷的父亲。杨芷没有辜负堂姐的期望,她对非亲生的儿子司马衷尽到了母亲的责任。

杨芷虽然不是贾南风的“亲婆婆”,但是就冲杨芷对司马衷的感情,贾南风也不应该与杨家,发展到灭族的仇恨吧?问题出在哪儿呢?

1.贾南风与杨芷之间的私人恩怨

最早的冲突来自于贾南风的“妒”。贾南风虽然贵为太子,却无子,不知道是因为司马衷嫌她丑,还是这个女人就是衰到家,集丑、毒、妒、色于一身,还不能生育!

贾南风不能生,千方百计阻止司马衷宠幸别的女人,但百密总有一疏,总有个别“漏网之鱼”,悄悄肚皮鼓起来。贾南风妒心大发,竟然用戟击打她们的腹部,导致胎儿流产:

“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帝闻之,大怒,已修金墉城,将废之。”

晋武帝等着抱孙子,贾南风非要让人家孙子提前到地下等爷爷,惹得晋武帝大怒,准备废了这个儿媳的太子妃之位。亏得一群大臣替她苦苦哀求,才保住了贾南风。求情的人当中,包括杨骏的弟弟杨珧,和皇后杨芷。

大概杨芷怕这个儿媳妇旧病重犯,牵连到司马衷,所以她在替贾南风求情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她的管束,时不时敲打敲打。

贾南风对杨芷替她求情一无所知,光看到婆婆总对她拉着脸批评教育,就认为自己以前的遭遇,一定是是这个恶婆捣鬼,在公公面前说了她坏话。因此,仇恨的种子埋下了。

2.贾南风与杨骏的个人冲突

司马衷即位后,贾南风被册封为皇后,杨芷升任皇太后,杨骏以太尉,太傅,前将军,录尚书事,假黄钺辅政,军政大权一把抓。

贾南风是权臣贾充的女儿,深得其父精髓,对权力有一种天生的欲望。所以,做了皇后的她,不甘寂寞,积极谋求参政。杨骏就像叼着牛肉的狼,怎么肯与野狗分享?

贾南风是什么人,盯着权力眼睛都发绿,你不给她只好抢。于是贾南风悄悄发展个人势力,与杨骏走向你死我活的撕咬。

3.贾南风的毒与杨骏的独

杨骏想吃独食,贾南风为夺食,势必发挥个人的特长:毒!

矛盾升级也就来自于此,假如杨骏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大权独揽,把自己架到火堆上,贾南风再毒,她的毒牙也咬不到自己身上。

贾南风的毒,虽然帮助她顺利咬死杨氏一族,但是反过头来,她又取代了杨骏,把自己架上火堆,最后被别人毒杀!

在贾南风与杨骏咬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杨芷却无所作为,眼睁睁地看着势态不断恶化。这说明杨芷到底就是个小女人,身在政治漩涡,却没有半点政治才能,既不了解其父,更不了解贾南风。

贾杨之争是两个外戚的政治斗争

假如杨骏不那么“独”,贾南风不那么“毒”,双方能化干戈为玉帛吗?恐怕也是痴心妄想,因为贾南风与杨骏的斗争,不光是个人恩怨,更重要的是,这是两个外戚家族,关于帝国政治权力的争夺战!

恶毒家族贾氏掌门人贾充,本来没资格角逐外戚之争,这伙计一辈子充当走狗,到死没留下一个儿子。在古代,家族势力旺不旺,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子嗣数量是否够豪华,贾老头对外嚣张,对内怕老婆,留下两个女儿就翘辫子了。

所以,怎么看贾南风都像是势单力孤的挣扎。其实不是,贾充有个二女儿贾午,被一个叫韩寿的美男子“偷香”,最后入赘贾家,生了一个儿子,充当贾充的孙子,叫贾谧。有贾谧在,再加上堂叔伯兄弟,贾氏一门的势力,又被撑起来。所以,贾南风绝不是孤军奋战。

跟投机派贾充不一样,杨骏家族甩贾氏十八条街,人家是弘农杨氏,自东汉、曹魏,百年老字号的豪门士族!杨骏辅政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杨珧任尚书令,杨济任卫将军,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当时的政治格局,那就是“三杨开泰”!

不过,外戚政治有一个先天不足:时效性太强,不是长期饭票!皇帝换了,就意味着原来的饭票过期作废了。所以,外戚对权力更加珍惜,更加贪婪。

毫无疑问,后族和舅族,谁是老大的问题,很难解决。舅族虽然接近过去时,但是往往正处权力顶峰,轻易不会松口。后族虽然冉冉升起,往往势力不够强大,只好眼放绿光地盯着。

所以,贾南风与杨骏,只是擂台上的表演者,其背后各有一大群下足了赌注的赌徒,不玩命表演内部人都饶不了他们!这才是矛盾的本质,难以妥协。

谁执帝国牛耳?晋武帝留下的历史后遗症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按理来说,外戚政治的危害,在两汉已经上演了多次,为何总是不能杜绝?晋武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1.西晋开国与一纸文书

西晋开国,跟东汉开国有点相似,本质上都是政治上的胜利。刘秀与豪门士族集团签订了共治天下的“合约”,于是豪门士族集团以私家武装为股本,帮他打下了江山。司马家族也一样,他们之所以能取代曹魏,是因为他们与门阀集团签订了“文书”,形成皇权与门阀的共生模式!

不过,这种协议虽然可以迅速“融资”,在弱小的时候有人帮你做强,但是当你上市后却发现,自己很多时候根本做不了主,你得看股东的脸色行事!

司马昭是与门阀集团签协议的那个人,第一任董事长司马炎却是消化协议的那个人。

2.外戚与宗族,沉渣何以泛滥

对晋武帝来说,这个消化工作很不好做。司马家族本就是门阀士族,最终它们取代了曹魏, *** 决定脑袋,坐上皇位的司马家族,对曾经的盟友态度必然会发生改变,防范成为第一要务。

所以,门阀集团不可信!

绕了一圈,司马家族又回到历史的起点:谁才是皇权最可信赖的政治势力?晋武帝到死也没想明白,更无力改变那个政治势力的平衡器——九品中正制。所以,他只能沉渣泛起,本能地求助于外戚势力。

导致西晋灭亡的“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宗族势力又是如何成为内乱之源呢?除了司马家族刚刚执掌天下,对宗族势力刻意培养,以对抗门阀集团外,跟贾南风的引狼入室有关。

3.贾杨之争只是序幕

为了彻底摧毁杨氏外戚,贾南风决定引入外援——宗族势力,于是司马亮和司马玮粉墨登场。

我们发现,每一朝开国之初,宗室的势力都很强大,这也好理解,宗族是开国的最主要政治势力之一,为了对抗功臣集团,开国之君往往会保留宗族势力。

西晋宗族本来是扣在瓶子里的魔,贾南风打开了魔瓶,给杨骏带来灭顶之灾。可是魔一旦出了瓶,就再也无法遏制。杨骏退出历史舞台后,贾南风事实上成了站在宗族对里面的那个人,这就是她最终被杀的原因。

可见,贾杨之争并非西晋早期政治斗争的全部,而是序幕。它的历史根源,就在于晋武帝没能解决皇权拱卫势力的问题,当功臣集团退出历史舞台后,外戚与宗族应时而生。

综述

综上所述,贾南风与杨骏的矛盾,除了个人恩怨因素而外,更重要的是两个外戚家族的政治斗争。其根源就是西晋开国后,皇权对门阀集团的防范,和拱卫势力缺失,晋武帝恢复外戚政治的做法,引发了外戚内斗。这是一次西晋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个人只是历史潮流中的小演员而已。

优质回答2:

晋惠帝的生母时弘农杨氏的杨艳,贾南风为晋惠帝的皇后,而杨骏为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杨芷的生父,杨芷是杨艳的堂妹。

至于为什么与杨氏有着这么紧密关系的贾南风,最终要与杨骏决裂,可以从双方之间的关系去理解:

一、贾南风与杨骏“盟友”关系的来历

其实问题当中的逻辑值得认可,按照一般逻辑来说,贾南风作为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司马衷的生母武元皇后杨艳出身弘农杨氏,可想而知杨氏与皇室之间其实应该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这层关系的改变,是根据西晋局势的变化而出现改变的。

1、为确保司马衷的储君之位,杨氏外戚势力的壮大

司马衷是著名的“痴傻”皇帝,在他成为太子之后的能力受到了西晋朝中大臣的质疑,尤其是当时齐王司马攸贤明,让司马攸继任帝位的呼声很高。由此,司马衷的生母杨艳,担心司马衷会被废黜,便在临死之前让司马炎立自己的表妹杨芷为皇后。

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晋书·武元皇后传》

由此来看,杨芷成为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以及杨芷之父杨骏的势大,都是出于武元皇后杨艳为了确保自己的儿子司马衷,太子之位不被废黜的目的。能够保证自己死后,后宫和外戚力量可以保证司马衷的太子之位不被废黜。

2、以司马衷储君之位为基础,而结成的杨、贾“同盟”

武元皇后杨艳是担心司马衷被废,所以才在临终之前让杨氏能够继续执掌后宫,让后宫和外戚力量保证司马衷的储君之位。除此之外,杨艳还联合当时朝中贾氏力量,来为自己的儿子司马衷保驾护航。

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初,贾充妻郭氏使赂后,求以女为太子妃……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晋书·武元皇后传》

司马炎当初认为司马衷不能承担储君之位,因此便私下里跟杨艳说起这事。正好赶上当时西晋权臣贾充的妻子郭槐,让人贿赂杨艳并且以杨、贾之间结为“同盟”为由,最终让杨艳答应了让贾南风成为太子妃的结果。

《晋书》当中有记载,当时晋武帝司马炎想要让卫瓘的女儿嫁给司马衷,但是杨艳坚持让“又丑又黑”的贾南风成为太子妃。这当然不是真的出于所谓的“贾后有淑德”,而更多地是跟杨艳出于联合贾氏力量,来保证司马衷储君之位的考量。贾南风和潘安到底是什么关系(潘安和贾南风的关系)-第1张图片-东江百科

选择让贾南风成为太子妃,进而与贾氏交好的选择,是与杨艳临终前还让杨氏掌控后宫和外戚势力,保证司马衷不被废黜,有着相同的目的。

由此来看,最终反目成仇的皇后贾南风,最初其实是与外戚杨骏,都是以确保司马衷太子之位为出发点的“同盟”关系。

二、为何贾南风要与杨骏决裂?

那么,为什么本是“同盟”关系的贾、杨之间,最终会反目成仇决裂呢?

当然出于利益、权位等方面的原因自然不能忽略,可是贾南风与杨骏的决裂可以看得更清楚点。

1、司马衷继位后,原本保证司马衷储君之位的“同盟”基础破裂

杨氏与贾氏之间的“同盟”关系基础,是确保司马衷的储君之位不被废黜,而当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司马衷成功继位后,双方之间结盟的基础便破裂。

晋惠帝司马衷的作用其实自始至终都未能体现出了,仅是发挥着维系双方之间关系的作用。最初是双方之间都需要“维护”的对象。而等到司马衷继位后,杨骏掌控朝中大权,不需要估计司马衷的皇权。而皇后贾南风则太过强势,早就控制了司马衷。

而等到作为外戚掌权的杨骏,和作为掌控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都想要掌控朝中大权时,贾氏与杨氏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原本的同盟关系,转而变成了互相之间争夺利益的对抗关系。这是双方之间最终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

2、杨骏掌权之后,迅速笼络势力,排斥贾氏力量

晋武帝司马炎临终之前,便利用外戚身份,联合皇后杨芷,成为辅政大权,进而在司马炎死后,掌控了朝中大权。而当杨骏掌权之后,以贾南风为代表的贾氏势力,却受到了杨骏的限制。

虑左右间己,乃以其甥段广、张劭为近侍之职。凡有诏命,帝省讫,入呈太后,然后乃出。骏知贾后情性难制,甚畏惮之。又多树亲党,皆领禁兵。——《晋书·杨骏传》

杨骏为了限制晋惠帝司马衷,便让外甥段广、张劭成为司马衷的近侍,凡是司马衷发出的诏令,都会呈给太后杨芷审阅才能够发出。而杨骏知道皇后贾南风“情性难制”,担心贾南风威胁自身,于是任用亲党,掌控了宫中禁卫。

可以说,原本为同盟关系的杨骏与贾南风之间,在其中的一方杨骏掌权后,担心贾南风借助司马衷的身份来对抗自己,因此对于贾氏势力多加限制。这当然引起贾南风的不满,贾南风身为皇后,并且可以控制皇帝司马衷,可仍然被掌权的杨骏限制,双方之间的矛盾逐渐产生。

3、不能忽略的贾南风本身的性格原因

仅从利益权位之争考虑,贾南风与杨骏的决裂便不可避免,可双方之间的关系破裂,与贾南风自身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结合史料来看,贾南风的确“情性难制”,司马炎尚在位时,贾南风就因嫉妒司马衷宠幸其他妃嫔,而擅自让人用戟击打司马衷怀孕的妃子。司马炎因为贾南风的暴虐残忍,想要废掉她的太子妃身份,但经过皇后杨芷等人的劝解,才没有被废黜。

但是,贾南风并没有因此收敛自己的“情性”,皇后杨芷多次劝诫她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贾南风反而以为是杨芷向司马炎恶意中伤她,甚至对皇后杨芷都怨恨起来。

加之司马衷继位后,身为皇后的贾南风想要参与政事,但是遭到了杨芷之父杨骏的反对,由此贾南风对杨芷和杨骏更是怨恨的很。等到之后贾南风通过手段,借助宗室楚王司马玮等人的力量,得以掌权后,更是将太后杨芷处死,足见贾南风性格当中的残忍暴虐。


结论

总而言之,贾南风与杨骏之间的“同盟”关系,当初是以确保司马衷储君之位为基础而确立的。武元皇后杨艳为了保证亲子司马衷的太子之位,促成了杨氏继续掌控后宫和外戚力量的壮大,同时也借助选贾南风为太子妃的方式,与朝中贾氏结为同盟关系。

不过,等到司马衷继位之后,贾、杨之间的结盟基础破裂,双方之间为了争夺朝中权势,逐渐矛盾激增。加之杨骏为了确保自身权势,对贾氏势力多加限制,这引起性情暴虐残忍的皇后贾南风的不满,进而双方之间反目成仇。

参考资料:

《晋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优质回答3:

【我是浮生若浅,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捋一捋这其中各个人物的关系,这样后面就更方便大家来了解啦。

捋一捋几位的关系

晋惠帝司马衷是西晋的第二任皇帝,也是著名的傻子皇帝,晋武帝与武元皇后杨艳次子,因为长子早夭,所以在公元267年,司马衷顺理成章被册立为太子。晋武帝驾崩后,正式即位。

贾南风是晋惠帝的皇后,父亲贾充是西晋的开国元勋。公元272年时,由晋武帝指婚给司马衷为太子妃,司马衷即位后册立贾南风为皇后。

而与贾南风反目成仇的杨骏,是晋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武悼皇后杨芷的父亲,杨芷皇后是杨艳皇后的堂妹,算起来杨骏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叔外公。

矛盾根源是什么?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傻子皇帝,那么他便不具备处理政事的能力。那这些交给了谁来做?

贾南风和潘安到底是什么关系(潘安和贾南风的关系)-第2张图片-东江百科

一边是晋惠帝的叔外公杨骏,杨芷皇后所在的家族,亦是晋惠帝的外家,在晋武帝执政后期便揽尽天下大权,晋惠帝登基后,晋升杨骏为太傅、大都督,统摄朝政,总领百官。

另一边则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贾南风在当太子妃的时候便是跋扈小气著称,曾经险些被废。

贾南风是心机深沉且善妒之人,她样貌不好看,却嫉妒其他妃嫔怀有司马衷的孩子,所以她经常对这些人下黑手,除此之外,其他坏事也没少做,因此当初晋武帝差点想要废了她的太子妃,杨芷皇后虽多次召她训斥,却也在背后帮她保住太子妃之位。只不过贾南风似乎误会了杨芷皇后给她使绊子,因此对其怀恨在心。

在成为皇后之后,想着法的跟杨芷作对,甚至想要干涉朝政。贾南风干涉朝政,自然也影响到了杨氏集团的利益,再加上对杨芷的不敬,双方矛盾日益激化,反目成仇。这场矛盾敌对最终以杨骏势力倒台、杨骏被杀,贾南风的胜利告终。这场反目的根源在于帝王对皇权的把控能力太低,导致权力外放,引起朝臣外戚势力与后宫势力相互争夺。

4、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为何参与谋害太子司马遹,造成西晋短命?

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得名来自于杜甫的《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就以潘安称呼他了。

史载潘安”美姿仪“,少年时候以才名闻世,他性格轻躁,趋于世利,攀附西晋贾南风皇后(就是那个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在历史上以丑陋、狠毒,好色、善用圈套权术著称)的亲侄子贾谧,是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贾谧二十四友”(亦称”金谷二十四友“)之首。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

当朝太子司马遹素来名声不错,因与贾南风不合,遭到贾南风的嫉妒,贾南风在朝廷内外到处张扬太子的缺点,并与充华赵粲和妹妹贾午一同密谋谋害太子。

公元299年(元康九年),贾南风诈称皇上不舒服,将司马遹诱进宫中,不与之见面,只安排在别室,并派婢女陈舞逼司马遹吃掉事先准备的醉枣,司马遹醉得不行。贾南风再让时任黄门侍郎的潘安模仿司马遹平常的口气打了个草稿,又让小婢女拿纸笔和草稿让司马遹抄写下来。司马遹迷乱不能辨,便依从而写,笔画不全的部分,贾后又令潘岳补上 。这份抄写的文字中写到:“皇上、皇后你们快点自动退位吧,你们不自动退,我就进宫废掉你们。然后我做皇帝,蒋美人为皇后。”贾南风把它呈给晋惠帝,并上表免太子为庶人,晋惠帝同意,遂将其软禁。第二年(300年)三月,贾南风命太医令程据带毒药,矫诏命黄门孙虑前去毒杀司马遹,但司马遹不肯服药,孙虑最终以药杵将司马遹杀害,司马遹死时二十三岁。

杀害司马遹的举动最终成了赵王司马伦讨伐贾南风的借口。同年四月,赵王司马伦假造诏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废贾南风、杀贾谧,之后将贾南风带到金墉城,废为庶人。同时,司马伦为方便专权,又大肆诛杀贾南风党羽及朝中重臣,然后自领相国位,独揽大权,最后,以金屑酒毒杀贾南风,贾南风死时只有四十五岁。

之后赵王司马伦囚禁晋惠帝自立为帝,他的亲信孙秀当上了宰相。因孙秀以前是潘岳父亲的下属,当时潘岳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狡黠经常鞭挞他,如今孙秀得势就罗织罪名说他和石崇要和某王爷一起造反(石崇就是那个《世说新语》等书记载的上个厕所都要十多个婢女伺候的巨富),于是潘安和石崇等人被诛灭三族。潘安在《金谷诗》中写到:“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本意是说两人关系很铁,老了还在一起玩,谁知到竟然成了他们一起死亡的预言。

西晋灭亡的主因是贾南风扰乱朝政,并引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一共乱了十六年,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直接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并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5、“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有人说天下第一帅哥潘安,貌美文好人品却不好,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1:

潘安(247~300年),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文学家。少年时,随父宦游河南、山东、河北,青年时期就读洛阳太学,二十余岁入仕,才华横溢不说,人还长得忒帅。古书上描写他“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据史料记载,潘安身材修长,朗目似星,隆鼻截筒,肤色如熟鸡蛋一样 *** 光晰。气质三分阳刚,七分儒雅,宽袍长袖,倜傥飘逸,玉树临风,灿若云锦。

优质回答2:

西晋时,相传有一绝美男子,每每驾车走在街上,总引得小到二八少女,大到六旬老妇的爱慕与追捧,时不时还用水果往其车里丢,使得男子总是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西晋时期荥阳中牟人。《晋书•潘岳传》中说,“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意思指少时就聪慧至极,十里八乡都称之为天才少年。曾多次随父宦游各地,年纪轻轻已见多识广,学富五车,后被称为西晋的三大文学家之一。

但千古以来,关于潘安的关键词最多的还是他姣好的容颜。那么,潘安,究竟有多美呢?

左思上演男版东施效颦

《世说新语》中记载“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左思长得极丑,但他效仿潘安也去四处游逛,想获得和潘安一样的人气,谁成想,追捧倒是没有,反而挨了女人们一顿乱唾。

左思是当时的著名文人,闹这么一出,潘岳的美名反而更大了。

潘安街头实力圈粉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九则》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某日,有两位风度翩翩的男子,在街上并肩而行,这二人都有着比女子还好看的容颜,谈笑间的一举一动更是温文儒雅。所到之处,女子无不痴迷,男子无不嫉妒,于是被称之为联璧。

联璧是指,并连的两块璧玉,比喻并美的两物。这里用壁玉,来喻这二位男子,表达着二人绝美的容颜,和脱俗的气质。

雅致县令打造十里桃林

那年潘安做河阳县令时,发现此地的地理环境很适合种植桃花,于是便带领全县百姓开始栽种桃树。来年春天,满县桃花竞相开放,犹如桃林仙境般,惹得人人称羡。百姓十分欢喜,再加上潘安倾城容貌,和这桃林美景互衬,遂有了这河阳一县花的美称。

县花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比喻地方官善于治理,无不表达百姓着对潘安治理有方的赞赏。这十里桃林的点子,怕也只有像潘安这样的雅致之士才能想出。

一往情深深几许?潘安上演纯情罗曼史

潘安与杨家小女定下婚事,两人青梅竹马,直到二十四岁结婚。然而五十岁时,妻子不幸逝世,二十六载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如今却只留下他一人。潘安悲痛至极,为爱妻服丧整整一年,自此,终身未娶。

杨氏逝世一年后,潘安写下了三首《悼亡诗》,表达对爱妻的绵绵思念与眷恋之情。“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这是悼亡诗中的其中一句,是说你我夫妻本来恩恩爱爱,如今你一人却狠心抛下我独自离去,就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

痴情的潘安,除了爱妻,眼里容不下任何人。如此的一往情深,无论是他的容貌还是品质都加了不少分。从此,世间便有了潘阳之好的佳话。

史上最强阵容的文学盛宴

潘安,与当时的西晋著名的众文豪们,经常聚集在石崇的别墅洛阳金谷园中,谈论文学,吟诗作赋,世人称之为金谷二十四友。这二十四位风流才子,几乎都是西晋文坛所有的“泰斗级”人物,堪称西晋文坛的一个缩影。

以潘安为首的金谷二十四友,有这样的一个佳话。西晋时期的一个大将军王诩要前往长安,于是金谷二十四友在洛阳之河阳县金谷别墅里摆了个欢送会,这是一次超强阵容的文人聚会,世人称之为“金谷宴集”。

这次聚会中,各文豪纷纷相互切磋,把酒言欢,好生痛快。与其说是一场送行,不如说是一场文学盛宴。据说,后来闻名于世的兰亭集序,也是模仿金谷宴集而组成的一次文人聚会。

潘安遭遇政治滑铁卢

潘安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才貌双全,然而世人却说,他性急躁,趋于功利。潘安抱负远大,政治上也有极大的野心。试想,无论是外貌,还是才华都受到万人景仰的他,自然春风得意,但表现在政治上却是急功近利。潘安最终还是站错了队伍,因此当昔日政敌上位时,立即铲除的便是潘安。

遥想当年,潘安也是因为写了一篇《籍田赋》附庸风雅,因文章写得太好,而遭到许多大臣的嫉恨,于是被排挤出朝廷,从此闲赋十年。也许潘安,并不适合这阴诡莫测的政治,潘安虽有一身才华,却过于趋炎附势,导致灭门惨祸。

世人常说“貌比潘安”,却忘了“潘才如江”。面容是内心的镜子。如若内心贫乏,那么潘安之貌就味同嚼蜡,不值一提了。因此,世人不仅仰慕他的盛世容颜,更传颂他的文江学海,欣赏他的一汪深情。

本文地址:https://www.neihan001.com/zyfx/115245.html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