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姚启圣这个人吗 清朝姚启圣现在还有后人吗

 内涵001   2023-04-25 08:20:45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近年来,姚启圣这个名字在网络上备受瞩目,不少网友纷纷分享关于他的故事和成就。但实际上,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姚启圣这个人,却一直存在着争议和疑问。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仍需保持审慎和理性,不要轻信谣言和虚假信息。

一、姚氏的历史名人?

优质答案1:

姚启圣.姚苌、姚兴、姚思廉、姚崇、姚璹、姚枢等。、姚苌: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2、姚兴:字子略,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后秦武昭帝姚苌长子。394—416年在位。姚兴在前秦时任太子舍人。后秦建国后立为皇太子。姚苌每次出征都留姚兴守常安。393年姚苌死时正值苻登攻打后秦,姚兴密不发丧,待至次年击败苻登后才即帝位,改元皇初。姚兴在位22年,勤于政事,治国安民。重视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关心农事

3、姚思廉: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初期史学家。约生于梁末陈初,在八十岁左右去世。世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他随父姚察在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

4、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河南三门峡陕县硖石乡)。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特别是在玄宗朝早期为相,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5、姚璹:字令璋,赠太常卿姚思廉孙,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

6、姚枢:字公茂,号雪斋,又号敬斋,柳城(今河南西华,一说属广西)人,后迁洛阳,元初重臣和著名理学家。姚枢本是金朝人,天资聪颖,志向远大,以勤奋好学著称于世。1232年,姚枢与另一名儒士杨惟中北投蒙古窝阔台汗,得到赏识与重用。自此,他为蒙军的挥师南下,为保存弘扬中原传统文化,特别是为程朱理学的恢复、传播并使之发扬光大,贡献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

优质答案2:

姚平 姚平是西汉著名学者、经学家,姚平,西汉著名学者、经学家。西汉末年姚平为战乱而保舜帝嫡系血脉永续,举家迁隐吴兴郡,是吴兴姚氏...

姚察 姚察字伯审,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姚僧垣之子,史学家姚思廉之父。姚察著...

2.

姓姚的古代名人有谁

姚思廉 姚思廉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官至散骑常侍。

二、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是怎样的呢?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旁的紧张谋臣之一,官至商讨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盘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述被支出《介庵草》。

剧中,咱们对周培公最认识的莫不是他画的那副《皇舆全图》,并且他还受到了重用,任抚远大将军。然则历史上的周培公,底本只是一个无名英雄,在三藩之乱,图海到平凉时,周培公向他上取平凉策,因而被招收为幕僚。起初劝降王辅臣有功,被封为山东登莱道。再起初死在了去盛京当提督的路上。基本没有画过《皇舆全图》!

姚启圣(1624年—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光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姚启圣为政带兵法律严正,曾随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平定耿精忠兵变,在光复台湾战斗中功劳卓越,历任福建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病逝于福州。

姚启圣,从小有豪侠之气,也是清代的拥趸,在八旗乡试中登科第一名,被付与广东香山知县。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举兵兵变,姚启圣与儿子姚仪募壮兵数百,赶赴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麾下效率。姚启圣被委任为诸暨知县,剿平紫山土寇。起初在光复台湾的过程当中,姚氏父子也屡立战功。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名榕村,福建泉州人,清代康熙年间大臣、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帮忙平定“三藩之乱”、“ *** ”。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李光地为浩繁孤儿上万言书而被发掘重用,纯属虚拟变乱; 至于和蓝齐儿之间的暗昧干系更是化为乌有之事,由于康熙天子压根没生蓝齐儿这个女儿。至于起初李光地深陷宦海迷途知返,被康熙猜疑贬为台澎知县也都是假的。

历史上真的有姚启圣这个人吗?清朝姚启圣现在还有后人吗-第1张图片-东江百科

扩展资料:

周培公一生写过不少诗,曾在当时广泛流传。在其陕西军旅时写有:“老去辞家事远游,幽年何故久淹留,燕关秦塞长为客,露竹蝉风早报秋。半壁灯昏人破梦,一声鸡唱月当楼。此时离愁添多少,不见归鞍到郢州。”晚年,他写有一首诗寄朋友、兵部左侍郎张可前,诗云:“青山作障水环洲,遥念名园花事稠。别后孤舟对明月,归来卧病又新秋。门无剥啄皆因懒,邑有流亡徒抱愁。何会与君重会面,晚风同上仲宣楼。”周培公的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三、历史上姚启圣有没有辞官归隐?

优质答案1:

应该不会,因为康熙皇帝感觉亏欠周培公太多,再加上姚启圣是周培公临死前极力推荐的良才,通过平三藩,夺台湾,康熙深深明白,要坐稳江上,一定要重用汉臣。。所以下场会比周培公好的多。

优质答案2:

历史上的姚启圣没有选择辞官归隐,他最终做到了太子太保,但是因为他是 *** ,受到了满人的排挤,最终被陷害,郁郁而终。

四、姚启圣得到三眼花翎了吗?

优质答案1:

姚启圣没有得到三眼花翎,三眼花翎是乾隆创建的,康熙朝没有这种荣誉。

姚启圣,字熙之、忧庵,出生于浙江会稽,清代康熙年间的杰出政治家, *** 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康熙二年在乡试中得第一名,被授以广东香山县知县。姚启圣曾担任福建总督,当政期间以执法严明著称,在 *** 战役中功勋卓著。他关心故乡绍兴建设,曾修郡邑庠及三江闸、西江塘。

优质答案2:

姚启圣没有得到三眼花翎

康熙皇帝本人及清朝史书多将平台之功归于施琅一人,皆因施琅攻取台湾后抢先姚启圣数日奏报朝廷,得以进封靖海侯。而实际劳苦功高的姚启圣却一无所得,返还福州后即在病痛中郁郁而终,其人生之境遇不可谓不悲矣。

施琅于康熙三十五年去世,清廷追谥“襄庄”,赠太子少傅。。

优质答案3:

姚启圣没有得到三眼花翎 ,他的结局是退休颐养天年了

五、康熙为什么想杀姚启圣?

如果要说清朝的建立者,很多熟悉历史的人都会说出一个满语的名字,努尔哈赤。的确努尔哈赤作为清朝政权的建立者,让清朝真正意义上的从一个游牧的部落制的集体转变为一个封建的王朝。但是如果要说清朝真正的巩固者,那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千古一帝名号的康熙皇帝。在清军侥幸入主中原之后,其实江山坐的并不牢固,在江南地区,虽然表面臣服,但大多数人还是一心向明,而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更是招兵买马,俨然成为了三个土皇帝。

另一边,郑氏父子盘踞台湾依旧奉明朝为正朔,独自建立起了一个明郑小朝廷。少年康熙在拿下鳌拜之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盘踞于南方的这些反清势力,于是他提出了平三藩,谁想吴三桂应声而反,最后却死在了自己瞎打瞎指挥。三藩之后,康熙便着手平定台湾,在此过程中有着两个决定性的人物,一个名叫施琅,一个便是姚启圣。说实话,施琅算是武将,姚启圣才是运筹帷幄的军师。但是为何有着头功的姚启圣却得不到康熙的宠信,康熙还一度想要杀了他呢?

首先,姚启圣打心眼里就看不起清朝这个外来户。中国古代历史其实细分的话其实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史,中原农耕民族因为有着强大的文化基础,所以几千年来都可以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而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起来的政权虽然能够称雄一时,但是也多是短命。所以在清朝入关之后,很多江南士族对于清朝是极度的蔑视的,很多大儒学者都假借出家之名躲入山中,不愿为清朝效力。而姚启圣就是这样的人,他从内心就不接受这个蛮族政权。但是为何要为清朝效力,原因就是他想给康熙看,我本事滔天,我就狂怎么了?台湾不还是要我来收复么?所以康熙皇帝才能扬言杀他,实际上却纵容他行为乖张。

其次,康熙皇帝爱才,更以大局为重。清朝十二个皇帝里面,其实要说本事大的,也就是康熙和雍正两个,一个打了一辈子仗,多次化险为夷,靠的是胆魄。一个从十几个皇子里面夺得皇位,也算是人精里的人精。康熙皇帝从小学贯中西,也深知他们东北老家的文化和中原农耕王朝的文化是不能比拟的,所以他才努力的学习儒家文化,并推崇汉文化。其实在康熙的心里,对于姚启圣这样的以下犯上的臣子是十分的愤怒的,但是康熙的思维高度却明显比姚启圣高一个层次。第一,康熙留姚启圣是为了他的谋略,第二,康熙皇帝始终是把统一和苍生社稷放到第一位。

最后,康熙皇帝扬言杀姚启圣却留着他,是给天下士族看的。在清朝这么多人物里面,政治手段高明的也就两个人,一个是掌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老佛爷慈禧,另外一个就是清圣祖康熙了。有人说康熙政治手段高明,没听说过啊?可是要知道康熙是第一个去南京明孝陵在朱元璋墓前下跪的清朝皇帝。要知道这一招笼络了多少 *** 士族的人心。对于姚启圣也是一样的,人人都知道康熙恨姚启圣,而且还恨不得要杀了他。但是康熙就是不杀这样一个他恨的人,就是因为他有才,而且还重用。这让其他 *** 士族怎么看?其深层次的目的还不是为了收买人心。

本文地址:https://www.neihan001.com/zyfx/111263.html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