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太一资料 东皇太一简介

 内涵001   2023-04-29 09:15:09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今天来聊聊关于东皇太一资料,东皇太一简介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东皇太一资料,东皇太一简介,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东皇太一 [编辑本段]星名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2、”《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

3、”《星经》说太一星在紫宫门外天一星南。

4、紫宫是北极星所在的天区,天一、太一都很暗。

5、  太一是神名,也写作“泰一”。

6、《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索隐:“……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

7、”《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8、”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9、”作为北极神,天一、太一相同。

10、《天官书》中保存的黄帝时代观念很明显,但在神中,黄帝并不如太一地位高。

11、  太一是山名。

12、指终南山,也写太乙、太壹。

13、张衡《西京赋》:“天前则终南、太一”注:“《汉书》曰:‘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  太一作为抽象名词,指“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礼·礼适》疏)。

14、《淮南子……诠官》开篇说:“洞同天地,浑沌为补,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15、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万物产生于太一,与《圣经》相似,《圣经》讲“道”为上帝的意志,中国古人讲“道”是自然规律。

16、道家把“道”说得很深奥。

17、《庄子·天下》:“建之以有无有,主之以太一。

18、”太一就是“道”。

19、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年代约为公元前四世纪,强调了太一与水的关系。

20、有学者认为此篇并非道家文献,但是对于中国古代宇宙观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1、  太一如此尊贵,是与一位被遗忘的古帝——泰壹氏分不开的。

22、《盘古王表》载有“泰壹氏”。

23、其事迹不可考。

24、《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25、”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而《封禅书》云‘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泰皇。

26、一云泰皇,太昊也。

27、”泰皇最贵,与天神中北极神太一最尊贵相应。

28、参照轩辕氏与轩辕星座的对应关系来看,泰皇的地位和天文学实践决定了北极神太一的地位。

29、太一或为太昊,或与之有关。

30、《楚辞·九歌》有《东皇太一》,一般认为是楚人的最高神——祝融。

31、  《易·系辞》用卦的变化象征天地的变化。

32、“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卦象与天象的一致是《易》的理论基础。

33、《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34、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朱熹说:“帝者天之主宰。

35、邵子曰:‘此卦位乃文王所定,所谓后天之学也。

36、’”天之主宰即北极神太一。

37、北斗斗柄春分指东,立夏指东南,夏至指南,立秋指西南…….晚上二十二时左右斗柄指向可定季节,这个规律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38、北斗旋转,北极星不动(太一常居),这一现象与远古先民的住房朝向聚落中心广场有共同之处。

39、北极神得名于太一,就是太一氏的称号,被后人纪念而加在北极神身上。

40、由于北极星的特殊地位,后来升天为神的圣王再也没有人超过太一氏。

41、  《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帝出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

42、”王大有先生认为太一神为伏羲,雉入淮为蜃,实际上是辰(震)。

43、马王堆帛书“震”作“辰”,辰为龙。

44、太昊龙图腾,“帝出乎震(辰)”与“我姬氏出自天鼋”的意思相同,即太昊以龙为图腾,辰又为观象授时的基准,“北辰亦为大辰”(《公羊传》)。

45、太一神从震位经一周天,正走过八卦的方位,是《说卦》的天象依据。

46、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墓出土九宫式盘,铭文为:“冬至汁蛰四十六日废,明日立夏。

47、立夏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夏至。

48、夏至上天四十六日废,明日立秋。

49、立秋玄委四十六日废,日明(明日)秋分。

50、秋分仓果四十五日,明日立冬。

51、立冬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冬至。

52、”太一移宫的日期正当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气。

53、这八个节气与八卦对应的实物即所谓的“八角星”图案——八卦历图——河图洛书。

54、太一神巡行的起点是冬至,与《说卦》不同,但周而复始是相同的。

55、  太一氏成为神名永载史册,其作为人的一面湮没在漫长的岁月中,然而从其至尊的地位和作为“道”的代称,不难想见太一氏的非凡作为。

56、  注:文中对太昊与伏羲、河图与洛书未加区分,以前已论及。

57、 [编辑本段]诗篇名  屈原所著《九歌》中的一篇,《东皇太一》。

58、  九歌(一)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59、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60、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61、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62、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63、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64、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65、  东皇太一,实际上才是中国人最开始信仰的天帝,天主,至于玉皇大帝,只是后来道教编的,不过,封建王朝,皇帝为了只有自已受天帝保佑,所以,不准民间祭祀天帝太一神,皇帝自已才能祭祀所以导致东皇太一神在民间的没落.  以下为《九歌》第一篇:  东皇太一   题解:  【补注】五臣云:每篇之目皆楚之神名。

66、所以列于篇后者,亦犹《毛诗》题章之趣。

67、太一,星名,天之尊神。

68、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69、[补]曰:《汉书•郊祀志》云;天神,贵者太一。

70、太一佐曰五帝。

71、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72、《天文志》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73、《淮南子》曰:太微者,太一之庭。

74、紫宫者,太一之居。

75、说者曰:太一,天之尊神,曜魄宝也。

76、《天文大象赋》注云: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微宫内,勾陈口中。

77、其神曰曜魄宝,主御群灵,秉万机神图也。

78、其星隐而不见。

79、其占以见则为灾也。

80、又曰:太一一星,次天一南,天帝之臣也。

81、主使十六龙,知风雨、水旱、兵革、饥馑、疾疫。

82、占不明反移为灾。

83、【集注】东皇太一 一本上有祠字,下诸篇同。

84、Ο太一,神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85、《汉书》云:“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86、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87、”《淮南子》曰:“太微者,太一之庭。

88、紫宫者,太一之居。

89、”Ο此篇言其竭诚尽礼以事神,而愿神之欣悦安宁,以寄人臣尽忠竭力,爱君无已之意,所谓全篇之比也。

90、【通释】东皇太一:旧说中宫太极星。

91、其一明者太一。

92、则郑康成礼注所谓耀魄宝也。

93、然太一在紫微中宫。

94、而此言东皇。

95、恐其说非是。

96、按《九歌》皆楚俗所祠,不合于祀典,未可以礼证之。

97、太一最贵,故但言陈设之盛,以儌神降。

98、而无婉恋颂美之言。

99、且如此篇,王逸宁得以冤结之意附会之邪,则推之它篇,当无异旨,明矣。

100、【蒋注】《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

101、”《章句》曰“祠在楚东,故称东皇。

102、”《封禅书》亦云:“古者祭太一东南郊。

103、《九歌》所祀之神,太一最贵,故作歌者但致其庄敬,而不敢存慕恋怨忆之心。

104、盖颂体也,亦可知《九歌》之作,非特为君臣而托以鸣冤者矣,朱子以为全篇之比。

105、其说亦拘。

106、【戴注】东皇太一三章 古未有祀太一者,以太一为神名,殆起于周末,汉武帝因方士之言,立其祀长安东南郊。

107、唐宋祀之犹重。

108、盖自战国时奉为祈福神,其祀最隆,故屈原就当时祀典赋之,非祠神所歌也。

109、《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110、”吕向曰:“祠在楚东,故云东皇。

111、”未闻其审。

112、【马注】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

113、祀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114、”(《汉书•郊祀志》:“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115、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116、”按:东皇太一实际上就是楚人称上帝的别名。

117、“皇”是最尊贵的神的通称,这里以指上帝,因为上帝是天神中最尊贵的神。

118、“太一”,意思是说神道的广博无边。

119、《庄子•天地篇》:“主之以太一。

120、”成玄英注:“太者广大之名。

121、一以不二为名,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

122、”楚人以“太一”称上帝,正如后来道家称天尊为“元始”一样,都是对某一问题所表现的抽象概念。

123、天神本来无所不在,这里称之为“东皇”,则因为他的祠宇所在,是就楚而言楚的。

124、至于楚人为什么要为上帝立祠于楚东,我想,可能是因为天从东方破晓的缘故。

125、《九歌》中的神祗多用当地人民所习惯称谓的别名。

126、下面各篇,除了《河伯》而外,均同此例。

127、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128、  【补注】日,谓甲乙。

129、辰,谓寅卯。

130、穆,敬也。

131、愉,乐也。

132、上皇,谓东皇太一也。

133、言己将修祭祀,必择吉良之日,齐戒恭敬,以宴乐天神也。

134、[补]曰:沈括存中云:吉日兮辰良,盖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

135、如杜子美诗云:“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136、”韩退之云:“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137、”皆用此体也。

138、愉,音俞。

139、【通释】十干曰日,十二支曰辰。

140、外祀用刚日,内祀用柔日。

141、吉、良,卜得吉也。

142、穆,敬也。

143、将,奉而进也。

144、愉,乐也。

145、上皇,谓东皇也。

146、【马注】“辰”,时辰。

147、“辰良”,与上“吉日”相错成文。

148、“穆”,敬也。

149、“愉”(音俞),乐也,与“娱”同义。

150、“上皇”,犹言上帝,指东皇太一。

151、上句说时日的吉利,下句说祭祀的虔诚。

152、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153、  【补注】抚,持也。

154、玉珥,谓剑镡也。

155、剑者,所以威不轨,卫有德,故抚持之也。

156、璆、琳琅,皆美玉名也。

157、《尔雅》曰:有璆琳琅玕焉。

158、锵,佩声也。

159、诗曰:佩玉锵锵。

160、言己供神有道,乃使灵巫常持好剑以辟邪,要垂众佩周旋而舞,动鸣五玉锵锵而和,且有节度也。

161、或曰:纠锵鸣兮琳琅。

162、纠,错也。

163、琳琅,声也。

164、谓带剑佩众多,纠错而鸣,其声琳琅也。

165、锵,《释文》作鎗。

166、[补]曰:抚,循也,以手循其珥也。

167、《博雅》曰:剑珥谓之镡。

168、镡,剑鼻,一曰剑口,一曰剑环。

169、珥,耳饰也。

170、镡所以饰剑,故取以名焉。

171、珥,音饵。

172、镡,覃,淫二音。

173、璆,渠幽切。

174、锵,七羊切。

175、《礼记》曰:古之君子必佩玉,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176、琳,音林。

177、琅,音郎,俗作琅。

178、《尔雅》曰: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

179、璆琳,美玉名。

180、琅玕,状似珠也。

181、《本草》云:琅玕,是石之美者,明莹若珠之色。

182、此言带剑佩玉,以礼事神也。

183、【集注】愉,音俞。

184、珥,音饵。

185、璆,渠幽反。

186、锵,七羊反;一作枪。

187、琳,音林。

188、琅,音郎;俗作琅。

189、Ο日,谓甲、乙。

190、辰,谓寅、卯。

191、穆,敬也。

192、愉,乐也。

193、上皇,谓东皇太一也。

194、抚,循也。

195、珥,剑镡也。

196、璆、锵,皆玉声。

197、孔子世家云:“环佩玉声璆然。

198、”《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199、” 琳琅,美玉名,谓佩玉也。

200、此言主祭者,卜日齐戒,带剑佩玉,以礼神也。

201、Ο[补]曰:“沈存中云:‘吉日良辰,盖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

202、’韩退之云:‘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203、用此体也。

204、” 【通释】珥,剑柄垂组也。

205、玉珥,系玉组间。

206、璆锵、琳琅,皆玉声。

207、此巫歌舞之饰。

208、古人有剑舞以送酒,项庄拔剑起舞,盖楚俗也。

209、【蒋注】珥,耳。

210、璆,及由切。

211、首言蠲吉之诚也。

212、日,谓甲乙。

213、辰,谓寅卯。

214、沈括存中曰:“吉日兮辰良,盖相错成文者。

215、穆,深远也。

216、将,殆也,谦若不敢知之词。

217、愉,悦也。

218、上皇,谓太一。

219、珥,剑镡也。

220、璆锵,皆玉声。

221、琳琅,玉名,谓佩也。

222、二语言神歆人之祀,而盛容饰以临祭所也。

223、【戴注】言卜日齐肃,剑佩以礼神也。

224、日,十日。

225、辰,十二子。

226、穆,犹穆穆。

227、《尔雅》:“穆穆,敬也。

228、愉,乐也。

229、”礼事上皇,敬以将其和乐。

230、玉珥,王注云:“谓剑镡也。

231、” 璆锵,玉声。

232、琳,即《禹贡》“球琳”,美玉也。

233、琅,即琅玕,或谓之珠树,或谓之碧树,其赤者为珊瑚,或谓之火树。

234、【马注】“珥”(音饵),剑鼻子,也就是剑把。

235、“抚长剑兮玉珥”,是说抚摸着长剑上的玉珥。

236、“璆锵”(音求枪),佩玉相撞击的声音。

237、“琳琅”(音林郎),美玉名。

238、这两句写祀神时祭主的服饰。

239、带剑佩玉,是用于隆重的典礼。

240、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241、  【补注】瑶,石之次玉者。

242、《诗》云:报之以琼瑶。

243、瑱,一作镇。

244、盍,何不也。

245、把,持也。

246、琼,玉枝也。

247、言己修饰清洁,以瑶玉为席,美玉为瑱。

248、灵巫何持乎?乃复把玉枝以为香也。

249、五臣云:灵巫何不持琼枝以为芳香,取美洁也。

250、[补]曰:瑶,音遥。

251、一曰,美玉也。

252、瑱,压也。

253、音镇。

254、下文云白玉兮为镇,是也。

255、《周礼》:玉镇,大宝器。

256、故书作瑱。

257、郑司农云:瑱,读为镇。

258、盍,音合。

259、【通释】瑱,一作镇。

260、席,神席。

261、瑶席,席华美如瑶也。

262、瑱,读如镇,以压席者。

263、琼芳,芳草色如琼也。

264、敷神席而奉芳草,以礼神而降之。

265、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266、  【补注】蕙肴,以蕙草蒸肉也。

267、藉,所以藉饭食也。

268、《易》曰“藉用白茅”也。

269、蒸,一作 ,一作烝。

270、桂酒,切桂置酒中也。

271、椒浆,以椒置浆中也。

272、言己供待弥敬,乃以蕙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

273、五臣云:蕙、兰、椒、桂,皆取芬芳。

274、[补]曰:肴,骨体也。

275、蒸,进也。

276、 、烝并同。

277、《国语》曰:亲戚宴飨,则有肴烝。

278、注云;升体解节折之俎。

279、藉,荐也,慈夜切。

280、《说文》:奠,置祭也。

281、汉乐歌曰:奠桂酒,勺椒浆。

282、《周礼》:四饮之物,三曰浆。

283、【集注】瑶,音遥。

284、瑱,音镇;一作镇;一他甸反,非是。

285、盍,音合。

286、蒸,一作 ;一作烝。

287、藉,慈夜反。

288、○瑶,美玉也。

289、瑱,与镇同,所以压神位之席也。

290、盍,何不也。

291、把,持也。

292、琼芳,草枝可贵如玉,巫所以持以舞者也。

293、肴,骨体也;蒸,进也;《国语》“燕有肴蒸”是也。

294、此言以蕙裹肴而进之,又以兰为藉也。

295、奠,置也。

296、桂酒,切桂投酒中也。

297、浆者,《周礼》四饮之一,此又以椒渍其中也。

298、四者皆取其芬芳以飨神也。

299、【通释】肴蒸,体解牲为折俎。

300、藉,所以承隋祭者,尸祭奠于上。

301、蕙、兰、桂、椒者,皆以形其芳洁。

302、【蒋注】瑱,同镇。

303、席,神位也。

304、瑱,读做镇,见《周礼•天府》注。

305、玉瑱,所以压席者。

306、盍,合也。

307、将把,言所合之多,几成把也。

308、琼芳,香草之可贵如玉者。

309、肴,骨体。

310、蒸,进也,言以蕙裹肴而蒸之,又藉以兰也。

311、浆,“周礼”四饮之一。

312、桂椒,皆所以为酿也。

313、,此备言陈设飨荐之丰洁也。

314、【马注】“瑶”,“ ”的假借字香草名。

315、“ 席”,用 草编成的坐席,设在神座前面。

316、“瑱”,(音镇),镇的别字,即《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的“镇”。

317、因为用玉制成,所以从玉,作瑱。

318、镇,压也。

319、“玉瑱(镇)”,玉制的镇压作席的器具。

320、“盍”,古通合,集合的意思。

321、“将”,拿起。

322、“把”,握持。

323、“琼芳”,玉色的花朵。

324、“合将把兮琼芳”,指在神座前供设许多美丽的鲜花。

325、古人称整个肘子为“肴蒸”,“蒸“的正字应作“脀”。

326、“藉”,指垫底用的东西。

327、“蕙肴蒸兮兰藉”,是说以蕙草包裹着肴蒸,用兰草来垫底。

328、“浆”,薄酒也。

329、“桂酒”、“椒浆”为互文,指加上香料的酒。

330、“蕙”、“兰”、“桂”、“椒”取其芬芳。

331、上两句言神堂陈设之精美,下两句说祭品的芳洁。

332、“将把”,“奠”,都是承前文指祭主而言的。

333、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补注】扬,举也。

334、拊,击也。

335、枹,一作桴。

336、疏,希也。

337、言肴膳酒礼既具,不敢宁处,亲举枹击鼓,使灵巫缓节而舞,徐歌相和,以乐神也。

338、五臣云:使曲节希缓而安音清歌。

339、陈,列也。

340、浩,大也。

341、言己又陈列竽瑟,大倡作乐,以自竭尽也。

342、[补]曰:枹,房尤切,击鼓槌也。

343、疏与疎同。

344、《礼记》:钟、磬、竽、瑟以和之。

345、竽,笙类,三十六簧。

346、瑟,琴类,二十五弦。

347、古者巫以降神。

348、【集注】枹,一作桴,房尤反。

349、疏,平声。

350、倡,音昌。

351、姣服,一作妖般(古逸丛书本、崇文书局本、扫叶山房本作“服”。

352、),古字通也。

353、乐,历各反。

354、Ο扬,举也。

355、枹,击鼓槌也。

356、拊,击也。

357、疏,希也。

358、举枹击鼓,使巫缓节而舞,徐歌相和,以乐神也。

359、陈,列也。

360、浩,大也。

361、竽,笙类,三十六簧。

362、瑟,琴类,二十五弦。

363、【通释】枹,音孚,击鼓杖。

364、疏缓节者,鼓以为歌节。

365、其声疏闻而缓也。

366、安歌,声出自然。

367、竽,笙类,三十六簧。

368、浩,音之盛也。

369、倡,与唱通,歌合竽瑟而盛也。

370、【戴注】盍,《尔雅》云:“合也。

371、”将,犹持也。

372、把,秉也,语之转。

373、肴蒸,礼之折俎也。

374、骨折谓之肴,俎实曰蒸。

375、浆,《礼注》谓之“ 浆”,酢浆也。

376、枹,鼓杖。

377、郑仲师注周官笙师云:“竽,二十六簧。

378、” 【马注】“枹”(音浮),同桴,鼓槌。

379、“拊”(音府),击也。

380、“节”,节拍。

381、“疏缓节”,指音乐的节拍疏疏缓缓。

382、“安歌”,谓歌者意态安详。

383、“陈”,列也。

384、“竽”和“瑟”都是伴奏的乐器。

385、“竽”有三十六簧,笙类。

386、“瑟”有二十五弦,琴类。

387、“倡”,同唱。

388、“浩倡(唱)”就是大声唱。

389、这三句是写奏乐的三个过程,极言其盛。

390、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391、  【补注】灵,谓巫也。

392、偃蹇,舞貌。

393、姣,好也。

394、服,饰也。

395、姣,一作妖。

396、服,一作 。

397、菲菲,芳貌也。

398、言乃使姣好之巫,被服盛饰,举足奋袂,偃蹇而舞。

399、芬芳菲菲,盈满堂室也。

400、[补]曰: “灵偃蹇兮姣服”,言神降而托于巫也。

401、下文亦曰:巫连蜷兮既留。

402、偃蹇,委曲貌。

403、一曰众盛貌。

404、《方言》曰:好或谓之姣。

405、注云;言姣洁也。

406、姣与妖并音狡。

407、 与服同。

408、【集注】灵,谓神降于巫之身者也。

409、偃蹇,美貌。

410、姣,好也。

411、服,饰也。

412、古者,巫以降神,神降而托于巫,则见其貌之美而服之好,盖身则巫而心则神也。

413、菲菲,芳貌。

414、【通释】灵,东皇太一之神。

415、偃,安居貌。

416、肆筵荐俎,歌舞设而神来降矣。

417、神既来降,又大合乐以绥之。

418、【马注】“灵”,这里是指巫女。

419、《九歌》中的灵,或指神,或指巫,各视文义而别。

420、“偃蹇”,舞貌,指仪态之繁盛,与《离骚》中的“偃蹇”义通。

421、“姣”(音狡),美好也。

422、“满堂”,言舞者的众多。

423、“芳菲菲”,谓巫女起舞时所散发出来的香气。

424、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425、  【补注】五音,宫、商、角、徵、羽也。

426、纷,盛貌。

427、繁,众也。

428、五臣云:繁会,错杂也。

429、欣欣,喜貌。

430、康,安也。

431、言己动作众乐,合会五音,纷然盛美。

432、神以欢欣,猒饱喜乐,则身蒙庆祐,家受多福也。

433、屈原以为神无形声,难事易失。

434、然人竭心尽礼,则歆其祀而惠降以祉(降字据《文选》李善注引补。

435、)自伤履行忠诚以事于君,不见信用而身放弃,遂以危殆也(按《文选》李善注引作而身放逐以危殆也。

436、)。

437、五臣云:君,谓东皇也。

438、欣欣,和悦貌。

439、[补]曰;此章以东皇喻君。

440、言人臣陈德义礼乐以事上,则其君乐康无忧患也。

441、【集注】五音,谓宫、商、角、徵、羽也。

442、芬,盛貌。

443、繁,众也。

444、君,谓神也。

445、欣欣,喜貌。

446、康,安也。

447、此言备乐以乐神,而愿神之喜乐安宁也。

448、【通释】以此乐冀神之歆享。

449、 【蒋注】枹,孚。

450、疏,平声。

451、乐,洛。

452、历举声歌之盛以娱神也。

453、枹,鼓槌。

454、拊,击也。

455、疏,希也。

456、击鼓而希缓其节,与安歌相应,盖乐之所作也。

457、竽,笙类,三十六簧。

458、瑟,琴类,二十五弦。

459、倡,歌也。

460、此乐之从也。

461、凡言灵者,皆指神言。

462、偃蹇,安肆貌。

463、霏霏满堂,神之精气,与众芳杂糅而发见也。

464、繁会,错杂也,此乐之乱也。

465、君,谓神。

466、【戴注】上章陈所以享神者,此章则言神降于巫,而享其芬香、音乐也。

467、《方言》:“凡好而轻者谓之姣。

468、”【马注】“五音”,宫、商、角、徵、羽。

469、“繁会”,音调繁多,互相参错,即交响的意思。

470、按:“五音繁会”句、是承前“浩倡”而言,表明奏乐的最后一个过程,即尾声,也就是楚人所说的“乱”。

471、“君”,尊称,指东皇太一。

472、《九歌》里凡是指男性的神,都称之为“君”。

473、“欣欣乐康”,是祭者的设想,并非实叙。

474、  本篇是《九歌》的第一篇,因为所祀的是最尊贵的神。

475、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人们的苦难和幸福都在它的运化之中;对它,谁都是有着崇高的敬意的。

476、可是在另一方面,作为祭祀对象的天神来说,它却是至大无外、至高无上的大自然的化身,和风、云、雷、电其它的一切自然神不同,在人们的认识上是缺乏着明确而具体的概念的。

477、本篇关于神的形象,没有做任何的描写,对于神的功德,也没有作正面歌颂;而只是从环境气氛的渲染里表达出敬神之心,娱神之意。

478、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祭神以祈福。

479、神明能否赐福,在祭神者看来,首先决定于人的敬意是否能够娱神。

480、篇首以“穆将愉兮上皇”统摄全文,篇末以“君欣欣兮乐康”做结,一呼一应,贯串着祭神时人们的精神活动,从而突出了主题。

相信通过东皇太一简介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本文地址:https://www.neihan001.com/jkcs/110754.html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