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Error: Cannot choose from an empty sequence // Werkzeug Debugger var CONSOLE_MODE = false, EVALEX = true, EVALEX_TRUSTED = false, SECRET = "Cztug1SITH6VWk19YYTC";
IndexError
IndexError: Cannot choose from an empty sequence
Traceback(most recent call last)
The above exception wa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following exception: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2551, in__call__
def __call__(self, environ: dict, start_response: t.Callable) -> t.Any:
"""The WSGI server calls the Flask application object as the
WSGI application. This calls :meth:`wsgi_app`, which can be
wrapped to apply middleware.
"""
return self.wsgi_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2531, inwsgi_app
try:
ctx.push()
response = self.full_dispatch_request()
except Exception as e:
error = e
response = self.handle_exception(e)
except: # noqa: B001
error = sys.exc_info()[1]
raise
return response(environ, start_response)
finally: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2528, inwsgi_app
ctx = self.request_context(environ)
error: t.Optional[BaseException] = None
try:
try:
ctx.push()
response = self.full_dispatch_request()
except Exception as e:
error = e
response = self.handle_exception(e)
except: # noqa: B001
error = sys.exc_info()[1]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1825, infull_dispatch_request
request_started.send(self)
rv = self.preprocess_request()
if rv is None:
rv = self.dispatch_request()
except Exception as e:
rv = self.handle_user_exception(e)
return self.finalize_request(rv)
def finalize_request(
self,
rv: t.Union[ft.ResponseReturnValue, HTTPException],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1823, infull_dispatch_request
try:
request_started.send(self)
rv = self.preprocess_request()
if rv is None:
rv = self.dispatch_request()
except Exception as e:
rv = self.handle_user_exception(e)
return self.finalize_request(rv)
def finalize_reques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1799, indispatch_request
and req.method == "OPTIONS"
):
return self.make_default_options_response()
# otherwise dispatch to the handler for that endpoint
view_args: t.Dict[str, t.Any] = req.view_args # type: ignore[assignment]
return self.ensure_sync(self.view_functions[rule.endpoint])(**view_args)
def full_dispatch_request(self) -> Response:
"""Dispatches the request and on top of that performs request
pre and postprocessing as well as HTTP exception catching and
error handling.
File "/www/wwwroot/chat.py", line39, ingen_header
# post入参访问方式二:from-data(k-v)格式参数
@api.route('/gen_header', methods=['post'])
def gen_header():
wd = flask.request.values.get('wd')
future = executor.submit(do_heavy_work,wd)
return str(future.result())
def do_heavy_work(wd):
prompt = wd
#openai.api_key = api_key_list[-1]
openai.api_key = random.choice(api_key_lis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concurrent/futures/_base.py", line435, inresult
self._condition.wait(timeout)
if self._state in [CANCELLED, CANCELLED_AND_NOTIFIED]:
raise CancelledError()
elif self._state == FINISHED:
return self.__get_result()
else:
raise TimeoutError()
def exception(self, timeout=None):
"""Return the exception raised by the call that the future represents.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concurrent/futures/_base.py", line384, in__get_result
with self._condition:
return self._state in [CANCELLED, CANCELLED_AND_NOTIFIED, FINISHED]
def __get_result(self):
if self._exception:
raise self._exception
else:
return self._result
def add_done_callback(self, fn):
"""Attaches a callable that will be called when the future finishes.IndexError: Cannot choose from an empty sequence
This is the Copy/Paste friendly version of the traceback.
concurrent.futures.process._RemoteTraceback: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concurrent/futures/process.py", line 239, in _process_worker r = call_item.fn(*call_item.args, **call_item.kwargs) File "/www/wwwroot/chat.py", line 44, in do_heavy_work openai.api_key = random.choice(api_key_lis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random.py", line 261, in choice raise IndexError('Cannot choose from an empty sequence') from NoneIndexError: Cannot choose from an empty sequence"""The above exception wa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following exception: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 2551, in __call__ return self.wsgi_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 2531, in wsgi_app response = self.handle_exception(e)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 2528, in wsgi_app response = self.full_dispatch_reques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 1825, in full_dispatch_request rv = self.handle_user_exception(e)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 1823, in full_dispatch_request rv = self.dispatch_reques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site-packages/flask/app.py", line 1799, in dispatch_request return self.ensure_sync(self.view_functions[rule.endpoint])(**view_args) File "/www/wwwroot/chat.py", line 39, in gen_header return str(future.resul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concurrent/futures/_base.py", line 435, in result return self.__get_result() File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7/concurrent/futures/_base.py", line 384, in __get_result raise self._exceptionIndexError: Cannot choose from an empty sequenceThe debugger caught an exception in your WSGI application. You can now look at the traceback which led to the error. If you enable JavaScript you can also use additional features such as code execution (if the evalex feature is enabled), automatic pasting of the exceptions and much more.Brought to you byDON'T PANIC, your friendly Werkzeug powered traceback interpreter.Console Locked
The console is locked and needs to be unlocked by entering the PIN. You can find the PIN printed out on the standard output of your shell that runs the server.
PIN:
一:《热血无赖》蛇年dlc评测 全成就指南下载
楼主,热血无赖的DLC有三大类别 1物品(如衣服,头盔,枪械) 2任务类 (十二宫 北角噩梦 春节) 3做任务获得技能或物品 (如醉拳包 和唐博士的超级跑车)DLC其实每一个版本都有,只不过有些要高版本才能解锁
DLC不用进入,当你完成任意一个任务在总分的时候,DLC就会获得。(不懂再问)
任务型DLC 直接主选单就有
还差春节DLC,你直接去下一个蛇年DLC解锁补丁即可,记住是解锁补丁,几个KB的文件
还差画面材质补丁 也就是高材质补丁,根据电脑情况打入补丁,配置高 gtx660ti hd7950以上可以轻松使用,GTX560TI也可以,(但个人认为没必要,如果开不到4K分辨率,高材质补丁与没有补丁的画面相差不大)
二:《热血无赖》蛇年dlc评测 全成就指南攻略
无赖蛇年开警车鸣笛需要按喇叭键,按一下是警笛,长按是喇叭,可以切换警笛声音类型,热血里面的警车都是有次数限制的,一定不要超过次数
三:《热血无赖》蛇年dlc评测 全成就指南在哪
琴心剑胆江湖梦——读书札记
《一》一枚陈年的玉——读沈从文
飘雪的季节,最适宜怀旧。翻阅完沈从文《边城》的最后一页,心头,竟掠过一丝长长的叹息— 沈先生是枚陈年的玉,因为年代久了,倒越发显得珍贵。
美国学者金介甫在其《沈从文传记》里说,沈先生是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对沈先生如此高的评价不是没有道理。沈从文之所以了不起,首先在于他书写了一个被物质文明毁灭的乡村小说的新传统,沈从文在小说中用乡村的眼光审视现代文明,这是现代小说的开始。
其次沈从文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学批评家。沈先生青年时期与胡也频、丁玲编过《红与黑》、《人间》等刊物,也曾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青年大学,解放后在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
纵观沈先生一生,无论是编刊物、写东西,还是教书、搞历史研究,所干的都是读书人的营生,所以不管称沈先生作家、批评家也好,学者、教授也罢,都不如“书生”两字准确。除却文章无嗜好,依然白发老书生,沈先生“为书所生、以书为生、生于书中、书伴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
而沈先生最初的理想是当兵。1917年,沈从文高小毕业后,入伍参加地方土著部队,随部队移防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沈从文当时才15岁,猜想他那时大约是要做一个醉卧沙场裹尸还的英雄。
殊不知文人论武事,大多纸上谈兵,沈从文在部队当的是握笔杆子的兵,一介书生,在靠拳头和枪杆子吃饭的部队,处境可想而知。琴心剑胆江湖梦,仗剑江湖载酒行,是每一个书生的梦想,当兵是沈先生心头一辈子的痛,沈先生在其《从文自传》中不无遗憾地说,我愿意当兵,大家又总以为我不能当兵。
当兵的念头陪伴了沈先生一生。和沈先生同样出自湘西凤凰的大艺术家黄永玉说,凤凰有两种人,一种像火,一种像水,沈先生大约属于后者。沈先生有个弟弟叫沈荃,一辈子混迹军旅。当日军血战嘉善时,沈荃为 *** 128师团长,建国前夕为国防部少将监察官,后沈先生在其《从文自传》中着墨颇多,除了那一份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外,更多的是沈先生从其弟弟身上看到了金戈铁马,看到了沙场秋点兵,因为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直都是先生永远的梦。
1956年冬,沈先生回到故乡凤凰,问起弟弟的结局,其表侄黄永前说,只晓得三满(沈荃)被打掉了。详细过程不清楚,沈先生听后“哦”了一声,内心一片茫然。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多少未竟的心事,多少未了的心愿,都溶在这一声叹息里。
1923年,21岁的沈从文离开凤凰,到了北京,说是为了找理想,读点书。现在看来,沈先生当初的路是走对了,或许这个世界少了一位能成将军的士兵,但却从此多了一位文学家,我们从此知道了湘西那个叫凤凰的小城,知道了《丈夫》、《菜园》,以及《边城》中善良的翠翠、勤劳的天保、傩送兄弟、侠肝义胆的杨马兵……吴立昌在其《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里说,《边城》的诗情画意是人们公认的,这诗情和画意,不只来自于美丽的青山绿水,更主要的是来自于边疆僻地那小小山城的淳厚民风。
《边城》更准确一点说,应该是一幅描绘人生的风俗画,一首讴歌人生的赞美诗。沈先生怀着一颗无言可说的爱心造就着《边城》里的每一个人物,善良、倔强的翠翠,倾注了先生无尽的幽思与情怀,而先生自己又从其中获得了生命的慰藉和愉悦。
正所谓尧尧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真正的读书人都具有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拥有一个自给自足的内在世界,不随时欲,不赶时髦,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然而书生们却也为此吃尽了苦头。1950年沈先生在历史博物馆时已受了很多精神的蹂躏,1953年在“革大”学习时竟然还带点好茶,带把小茶壶,请“革大”在学习的有空来喝茶,此举弄得先生很是狼狈,也很紧张,世事洞明皆学问,这句话沈先生不会不懂,而人情练达这篇文章,先生却未必会作。
然而,不识时务的书生,却也有懂政治的时候,文革初期,沈先生下放到咸阳“五七”干校期间。致力于各种瓷碗碎片的收集,上边写满蝇头小字,注明考古年代与出处,俨然一幅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模样。有人问先生“文革”初期是否受到冲击时,先生不无得意地说,解放后较少文学写作,主要从事考古学研究,没有辫子给人抓,因此没有被批斗,这书生气十足的话,听来令人心酸。
先生建国后仅回过两次凤凰,一次是1956年,一次是1982年。先生的老乡—大艺术家黄永玉,在纪念沈从文百年诞辰时,把先生的一句话写成了条幅—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或许这就是先生的自况,由此可见先生心境之凄凉,在这冬日的一场大雪里,宛若一枚陈年的玉,先生温暖了我胸口。
《二》朴素的窗帘——对杨绛女士的一种猜想
钱钟书先生说,是写给杨绛女士的。《围城》步步莲花,字字珠玑,时见机锋与幽默,能叫钱先生写一部世界名著给她的人,一定不简单。
然而,我却无缘见到杨绛女士!我想,杨绛女士一定是个具有文化重量的人,或者说,杨绛女士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她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文化指向,都传递着一种文化信息。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夫妻俩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了,面相也会变得相近起来,即便是两个相貌迥然的人,这叫“夫妻相”。还有种说法就是“文如其人”,文章是一个人性格、修养和才情的自然流露,别人无法仿效。我希望能从钱先生的“人”及杨绛女士的“文”“悟”出杨绛女士的“相”来。
余光中先生把目前中国的散文分成四类,一曰学者的散文,二曰 *** 的散文,三曰浣衣妇的散文,四曰现代散文。余光中先生说学者的散文融合了情趣、智慧和学问,是有着深厚文化背景之心灵的反映。而对于钱钟书先生的散文,余光中说,那是一个智慧的声音,犀利、辛辣如史威夫特。1998年12月19日,钱先生走了,钱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我仅读过《围城》与《写在人生边上》,在我的心目中,钱先生是睿智的和哲学的,他的文章充满了智慧而不是聪明。聪明和智慧不一样,因为文学不是一个聪明人的事业,光凭聪明不可能达到“大家”的那种程度。对于钱先生的离去,躲斋先生说了这样两句话:无权无势,无党无派,无显赫头衔,一个寂寞读书人;有识有学,有德有才,有超群智慧,一位辛勤大学者。由此我想,这位淡泊功名的大学者身后,一定有一位淡泊名利的妻子。
绛,字典解释为赤色,大红色;杨绛,一个大红大绿但也大俗大雅的名字。曾经读过杨绛女士的一篇题为《窗帘》的文章,杨绛女士说:“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 *** 裸的窗口。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这段温婉中不失刚强、淳朴中不失灵秀的文字,充满着对人生的理解和尊重,蕴涵着杨绛所特有的那种淡泊、宁静的文化情怀。回头再看看躲斋先生的那两句话,杨女士和钱先生竟是那样的“夫妻相”———一个是巍巍昆仑,一个是幽幽雪莲。
任何一种文字风格的形成,都有它存在的背景和理论。钱先生生前是搞古典文学的老学者,其古文功底自不必说,而杨绛女士又是学贯中西的大翻译家,她的存在,对钱先生的为人及为文,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董桥先生在谈到钱先生的文章时说:“我看他的散文就感到他的中国学问底子很厚,可是他吸收外国的营养也很多,所以他的东西跟别的学者不同,视野开阔。”从某种意义上说,杨绛女士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滋润着钱先生的一生,当然,这种滋润是相互的,几十年相濡以沫的爱情生活,使两人越来越“夫妻相”。
所以我想,钱先生是一个洁白素净的窗子,杨绛却是与之相得益彰的窗帘。这窗帘以天真为质,以朴素着色,垂着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
《三》童年那盏小桔灯——读冰心
月凉如水的夜晚,把冰心老人的《小桔灯》再读一遍,心头,尽是童年的温馨……我的故乡在洛水之滨,清澈的河水自西向东注入黄河。河畔那三间大瓦房,房前那翠绿的园子,园子里那紫红的桑椹,还有那琅琅的读书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合二为一地方成了村里的小学校。在这所小学校里,我度过了自己清贫却又富足的童年时光。
说清贫,是指70年代农村物质生活的匮乏;说富足,是因为我们毕竟有学可上,有书可念。那时“文化大革命”已进入尾声,应该说,“文革”对我们30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浸染还不深,我最大的感受是,那时的课外读物少得可怜。
不过,在我读初中时,这种状况便有所改变。现在想来,那是怎样的一种改变啊——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真如那句广告词“世界有你更精彩”,我如饥似渴地读啊读啊……20多年后的今天,我依旧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出其中的一些文字。
当年教我们《小桔灯》课文的,是从县城下放到夹河的女知青——李慧老师,她那时十八九岁,留着长长的辫子。李慧老师说,在革命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小桔灯却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指引人们走向光明,这便上小桔灯的意义。下了课,李慧老师拿来了针线和桔子,手把手地教我们做小桔灯。做成的小桔灯挂在教室前那小小的院子里,也挂在农村孩子们清贫却又快乐的年少时光里……小桔灯,她温暖了我们整整一代人的童年。
人到三十,情感就多波折。八方风雨都向你袭来,烦了累了,便忍不住地回忆起那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是花落了可以再开,燕子去了可以再来,而我们那一去不再的年少时光呢?
青春不是常春藤,让我们像戴指环一样戴在手上。等我们老些,也许我们会握得更紧些,可就算把满头的白发编成渔网,又能网住些什么呢?
在这个月凉如水、灯暖如桔的春夜,重温小桔灯的故事,也重度自己的童年时光,是一种慰藉,是一次感动,更是一次对心灵的净化。
“面对小溪,尤其是泛滥而污染的河水,冰心是一片大海,是爱心和童心融化的清澈的大海,滋润着几代读者的心灵。”(《人民文学》99.5期卷首语)在这个日益浮躁的时代,我们为什么不去看“海”——看看“冰心”一片大海呢?
冰心,我们童年的摇篮,《小桔灯》,摇篮里一支芬芳的花。
《四》文学的势利——读胡兰成
历史总是在势利中展开,它以忽略、删除为代价。文学的历史也是一样,即使我们面对的只是一小段历史。
时下胡兰成《今生今世》、《禅是一枝花》两本书的热销,便印证了文学的势利。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今生今世》华美阴柔的文风以及《禅是一枝花》对佛理独到的阐释,确有吸引读者的地方。两部书的出版,从一个角度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宽容,也表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作到了不因人废言。不是有句话吗?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但问题是,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对构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定的人文精神汇入时代精神,构成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实质内核。换句话说,作家是镜子,同时又是灯,要揭示,还要指示,要照亮黑暗。而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与几个女子间缠绵不清的情感纠葛,如果说作家是镜子,那么我们倒是看到了胡兰成风流浮浪,才子无行的一面;如果说作家是灯,那么胡兰成又为我们指示了什么,照亮了什么呢?
这里牵涉到人品与文品的问题。世人常说“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把“文品”与“人品”相联,但两者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大相径庭。钱钟书对此类说法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辩证,他列举历代文人言行不一或言言不一的种种事实,说明“以文观人,自古所难”。他精辟地指出:“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人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钱氏的意思很明白,写什么容易作伪,而怎么写却不易作伪,所以“文如其人”主要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如言语的“格调”、行文的“笔性”等。具体到胡兰成的文章,一位学者一针见血指出:胡兰成的文章有气韵而无气度无风骨,正像他做人有灵气而无灵魂。
胡兰成1940年代有汪精卫“文胆”之称,兼任汪伪《中华日报》总主笔,后又到武汉任《大楚报》社长,撰写了大量汉奸卖国社论,为屠杀中国人民的日本“皇军”效力。铁的事实表明,胡兰成是一个货真价实、不折不扣的汉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汉奸文人的作品,如今却在国内文坛热销。在一个崇尚文以载道的国度,不能说不是对文学的一种讽刺。
如今是一个困惑的时代,各种思潮令人无所适从,人们在困惑中感觉到前路的迷惘,所能看清的只是来时的路。怀旧情结便应运而生,这是胡文之所以热销的大背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出版社打着“不因人废言”的口号猛吹胡兰成,甚至不惜为这个汉奸文人文过饰非——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余秋雨,才子散文,胡兰成堪称翘楚;从张爱玲、周训德、范秀美直到余爱珍,薄情寡义,胡兰成情债累累,这是《今生今世》一书封套上的两行似贬实褒句子。不知道出版社如此恶意抄作的目的何在?在自己腰包装的满蓥满钵的同时,出版社欲把社会的文化精神指向何方?
如今是市场经济,出版社势利,难道我们的文学也变得势利了吗?
《五》好在还有爱情——读萧红
萧红死时说:“我将与长天碧水共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真是好大的口气!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萧红真的是个奇特的女子。
这里所说的“半部红楼”指的是《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死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东北的一个小城——呼兰河小城内的一群农民的生活。该书既无情节,也无线索,更没有故事,但通篇都弥漫着一种彻骨的凄凉。茅盾在为该书作序时这样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更像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放眼中国近代乃至当代文坛,有谁敢自言自己的文章是部“红楼”呢?是萧红,也只有萧红,敢说出这种令天下须眉汗颜的话来。“我将与长天碧水共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句话究竟包含了萧红多少的忧伤?多少的凄凉?多少的不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以萧红桀骜不训的性格,又怨得了谁呢?
萧红从来就是那种极喜欢张扬的女子。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女作家里,无论是冰心、陈衡哲、庐隐,还是凌叔华、苏雪林,大都是一件旗袍,外加毛线罩衫,既传统又典雅,可萧红偏不——新奇的火红上衣、咖啡色格呢裙、短筒皮靴、绸带束花,十足一个“另类青年”,就连鲁迅先生见了萧红时髦的装扮,也是连连摇头。当时的萧红,生活窘困,寂寞无助,却依然装扮的大红大绿,这样的搭配,或许只有她才能承受得了。世事不容一厢情愿,萧红可以说是枉费了许多才情——与萧军6年苦恋,随端木蕻良远赴香港,最终客死异乡……当代著名女诗人李琦在谈及萧红时说:“她贫穷、瘦弱/岁月拮据,好在/她那时还有爱情”……就是爱情,让萧红寻觅了一辈子,谁料想结局竟如此凄凉。萧红苦于人生无法飞扬,所以临死时拿《呼兰河传》与“红楼”自比,这不是没有缘故。
一生喜欢华丽和热闹,死得却冷冷清清,不知道萧红如何去定义悲喜?
《六》仗剑江湖载酒行——读古龙
八千里路云和月,仗剑江湖载酒行,一直是书生们的梦想。而时下的书生却要现实得多,“发展才是硬道理”,赚钱养家才是最重要的,书生们也忙着“下海”了。所以如果现在有谁还执著于游侠江湖的梦想,那不免会使生活陷入困境,恐怕也失之迂阔了。
可就有例外的,古龙古大侠就用生命为我们演绎了一场琴心剑胆的江湖梦境。
一直以为古大侠的死如不能重于泰山,至少也不会轻如鸿毛。古大侠要么饮恨于剑雨飘香的江湖,要么葡萄美酒夜光杯,醉卧沙场裹尸还,总算是轰轰烈烈的结局,也不枉“大侠”的称呼。而古大侠却死于酒色,正应了那句话——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倪匡说,长期的病痛使得古龙已经看淡了人生。古大侠豪放不羁,死对他而言,或许真的不算什么。然而,“死生亦大矣”,古大侠真的能参透生死吗?据说,古大侠经常用喝酒来打发日子;据说,古大侠不能一日无女人……歌尽桃花扇底风,舞低杨柳楼心月,热闹的背后,又有谁知道古大侠心头的忧伤与寂寞呢?
古大侠生前好友丁情说,古大侠虽然不能一日无女人,可是他常常会为了朋友,而舍弃他心爱的女人。
古大侠对朋友真可谓义薄云天,豪气干云。可他的朋友们呢?古大侠中年以后,健康状况日趋下降,曾数度病危住院,出院后依然沉溺于酒色,此时古大侠的朋友们为什么不劝劝他呢?不必拿“古大侠是性情中人……”这种话来搪塞,古大侠英年早逝,其身边的朋友难辞其咎。
古大侠几番风雨坎坷,终于与金庸、梁羽生三分天下有其一。功成名就的古大侠,诗酒优游,进出衣香鬓影之间,应对得体,“即使舍女人而重朋友,女人却不恨他”,十足一个情场圣手,才子风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历代书生孜孜以求的梦想,古大侠都实现了。照理,古大侠此刻应该春风得意才对,可古大侠依然寂寞。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古大侠琴心剑胆的江湖梦境,有谁能懂?
古大侠曾在台北美军顾问团任职,也算是行伍出身,不知何以改行去写书。古大侠浪迹江湖,“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比谁都懂,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写书。英雄的事业,美人的一笑,这其间的智愚、成败、得失,又有谁能分得清?“笑儒冠,自来多误”,性格即命运,古大侠今天的结局,也在情理之中。
古大侠这一走,江湖顿时寂寞,“古派武侠”亦成绝响。古大侠死得风流,但是否死得其所呢?
《七》一首关于父亲的民歌——读余华
作家阿来说,民歌不是个名词,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难以释怀的生命经历。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便是一首民歌——一首关于父亲的民歌。
《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尽管该书从语言、结构到情节设置都显得松松散散的,但通篇散发出一种浓浓的关于父亲的苦涩和艰辛,轻而易举地就击中了人的心灵。作品中主人公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为了娶妻,第二次卖血是为了全家人能吃上一顿白面条,第三次卖血是为了救治得肝炎的儿子……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两句话一句是“父母为儿女操碎了心”、一句是“为儿女的榨干了父母的血汗”,这两句话表达了父母的舐犊深情,但在《许三观卖血记里》,我们却真真正正地看到了一场父亲为妻儿甘愿榨干血汗的壮举。
许三观的妻子许玉兰在第一次知道许三观卖血后说,做人可以卖油条、卖屋子、卖田地,就是不能卖血。许玉兰认为,就是卖身子也不能卖血,卖血就是卖自己,卖血就是卖祖宗。所以,许玉兰骂许三观把祖宗给卖了。许三观只是个平常人,这些世俗的观念我想在他的心中也同样根深蒂固,但在生活的大灾大难面前却一次次地卖血从而使家人化险为夷,这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反抗,更是一种人世间最博大的爱!
余华说,他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余华笔下的许三观,自卑懦弱,但在自己妻儿面前则是信心十足,骂骂咧咧。许三观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却不能容忍他和别人不一样——这就是许三观的关于平等的人生观。这里
原本在浙江海盐当牙医的余华,把南方的节奏的气氛注入到北方的语言之中,缅怀祖先,赞美劳作,以简单、质朴的民歌式写作,向我们演示了真情与感动的力量,我想这也正是作品的成功之处。
《八》怀旧的况味——读张爱玲
时下的文坛,怀旧已成为一种时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边城》、周作人的《苦茶随笔》、张爱玲的《沉香屑》,常常令现在的一些小资们趋之若鹜。
怀旧是人之常情,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林语堂见到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是街头一块烟熏火缭老气横秋的招牌,便觉有无穷的意味,心中有说不出的快活。周作人更是把怀旧的情绪演绎到了极致,40岁时还依旧记着14岁那年一个叫杨家三姑娘的女孩,并且还清晰记得初恋的姑娘怀里抱的那只猫咪叫“三花”。鲁迅也怀旧,他曾屡次回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如菱角、香瓜、罗汉豆什么的。
可见,怀旧没有什么不好,但令人搞不懂的是,时下文坛狂捧周作人,怀念张爱玲,引无数白领、小资竞折腰,言必苦茶,文必天才梦,喋喋不休“说不完的张爱玲”,念念不忘“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实在令人作呕。要知道,不以人废言重要,知人论世更重要。
曾有一位
关于张爱玲的怀念文字,这里我实在没有抄下去的胃口,时下常挂于小资嘴边的是张爱玲《天才梦》里的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平心而论,张爱玲的文章的确是鸳鸯蝴蝶派和西风派混血文学中的翘楚,连当今走红的老大妈琼瑶与其相比也不过是小儿科。张的刻画性压抑的小说《金锁记》的确很成功,但国外一些人以此作为张和鲁迅相提并论的资本,实在无聊得可以。且不说文章的高下,单就面对人生大是大非的态度,张就逊色许多。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最看重的还是“气节”二字。
张爱玲先是嫁了汪精卫的宠儿——汪伪政权的政务次长胡兰成,婚后又成为大汉奸周佛海公馆的常客。日寇投降后,胡兰成被通缉,逃到浙江温州,张爱玲也赶了去。不料胡已姘上了别家的姨太太。被甩的张爱玲绝望而归。一个甘做卖国贼老波而且恋恋不舍的货色,其灵魂又如何呢?
时下收入较高的白领们,也就是所谓的小资们,把张爱玲当做显示自己品位的资本,作 *** 状。真不明白,怀的哪门子旧?
《九》小下流——读董桥
我常常想,我是不是个下流的人,比如时下很流行的
一 *** 买了iphone 4s打算越狱。到店里不知道怎么说,憋了半天爆了一句“老板我要出轨!”老板愣了几秒果断给她装了
说是某人在院子里脱的赤条条的晒日光浴,隔壁女邻居看见了,就报警举报他暴露狂,结果被抓了进去,等他被放出来的时候,看见女邻居也 *** 了晒日光浴,就也报警举报女邻居暴露狂,结果他被以偷窥狂的罪名又抓了进去……
再说一则。一个长得很丑的女生要在家里过夜,某人没答应。女生说,关上灯都一样啦,而且我叫得很大声哟。某人答了句“可是,我家用的声控灯。”看这则
下流吗?不,我也喜欢看充满正能量的书啦,电影啦,电视啦。像那个“食草男孩”杨六斤故事,我坐在电视前看得眼泪哗哗,而且拉来儿子老婆一起看,全家人一致决定给杨六斤捐款1000元。不下流吗?有点儿,不然我为何喜欢看这些荤段子呢?
食色,性也。饮食男女,谁没有那么一点点的小下流呢。
玉炉冰簟鸳鸯锦,
粉融香汗流山枕。
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荫轻漠漠,低鬓蝉钗落。
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这是唐人牛峤一首《菩萨蛮》,据说是古人艳词的代表作。词中的男女在绣满鸳鸯的锦被里大汗淋漓,忽然窗外传来打水的辘轳声音,吓了一跳,再亲热一回吧,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呢。大胆的这对男女除了让人羡慕,我丝毫不觉得下流。只是牛峤有点儿小下流,人家的男欢女爱,干卿底事。正是因为小下流,牛峤也不觉得有多讨厌。他毕竟比《白蛇传》里硬生生拆散人家的法海强多了。法海到不下流,而且还代表了正义,却是要多讨厌有多讨厌。
可见,小下流不仅现在的人有,早先的人也有,像写《菩萨蛮》的牛峤。
托买吴绫束,
何须问长短?
妾身君惯抱,
尺寸细思量。
这是袁枚《随园诗话》里的一则几乎让我笑岔气的故事:说是男人外出赚钱,想起家里的老婆种田做饭,原来也是很辛苦的,看苏州的丝绸不错,想给老婆买件苏绣的睡衣,临到买时,男人却不知道该给老婆买大号中号还是小号的,就写信问老婆。男人都粗心,难得有这份好意,你猜女人怎么说?我的身子你在家时不知抱过多少回,竟然不知道我的三围?
袁枚笔下的这个女人,除了觉得可爱,你觉得她下流吗?“妾身君惯抱”色是色了点儿,但这样的女人,绝对的没有小家子气,绝对的不是母老虎,绝对的不会让你没面子。为啥?不是不解风情,有那么一点点儿的小下流而已。
可见,下下流不仅男人有,女人也有。而且,小下流的女人隔了二百多年的时光,还是叫人念念不忘。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的《滦阳消夏录二》里说了一个小媳妇的故事:青县农家 *** ,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或夏夜并宿瓜圃中,皆薄其冶荡。然对他人,则面如寒铁,或私挑之,必峻拒。后遇劫盗,身受七刃,犹诟詈,卒不污而死,又皆惊其贞烈。老儒刘君琢曰:“此所谓质美而未学也。”辛彤甫先生曰:“凡避嫌者,皆中不足,此妇中无他肠,故坦然径行不自疑。”先姚安公言:“刘君正论,辛君有激之言也。”
大意是这个小媳妇和老公亲热不避嫌,引起别人的口水,一说她敢爱敢恨,一说她作风轻浮不要脸。我不知道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前者还是后者?我的态度很明确,我喜欢这样的女人,我觉得她是个忠于爱情和家庭的女汉子。
董桥的《记得》里有一篇叫“企鹅旧梦”的文章,里面董桥说商先生和他一起赏玉,商先生说,“人不可以无癖,玉不可以无沁,没有在泥土里熬过的玉器那简直是没有动过情的女人,多扫兴!”同样是荤段子,看人家商先生说出来真的是雅致、细致甚至高雅了。
我们不能说董桥下流吧,不能说商先生下流吧?
可见,人活一世,别活得太累,有时候,是要有那么一点点的小下流,这样才有了活着的趣味。
《九》鹧鸪天——读董桥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红楼》,40岁,不老不少的年纪,看什么?枕边一本董桥的《记得》,翻着翻着,就有了“老”的味道。
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想起了晏小山《鹧鸪天》里“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句子,那该是怎样的一种青春正年少啊!
十七八岁的某年春天,在故乡的小镇读高三,却没来由地喜欢上了教地理的女老师。窗外鹧鸪声声,窗内是女老师披肩长发湿漉漉的甜甜的若有若无的气息,我会故意地找一些现在看来很是弱智的问题问她。她俯下身子,说话像柔柔的风吹在脖子上,甜甜的长发时而如瀑布浇得我满头的慌乱,时而如小草挠得我忍不住想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全不知高考将近,大限将至。
鹧鸪声声里,结束了一塌糊涂的校园时光,结束了一塌糊涂的少年怀春。高考结束后,我跟着一群四川人开始了吉普赛一样的流浪。仿佛鲁迅告别三味书屋一样的忧伤:我不知道谁给地理老师穿上了嫁衣,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青青校园了。Ade,我的地理老师!Ade,我的兵荒马乱的青春!这些年,结婚、离婚、复婚、再离婚,一个男人带着孩子如同打了败仗的兵卒,疼得刮骨疗毒,逃得慌不择路,败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尘满面、鬓如霜,那时我应该32岁吧,感觉好像一下子就老了。
民国才女林微因说,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多少的隐忍和纠结,多少的得意和落魄,多少的慌乱和惊恐,都在岁月的云淡风轻里化作“只是爱了”一句,只是爱了,说得多么轻描淡写啊。
翻遍宋词,依《鹧鸪天》填词的,从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的豪放到陆游“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无奈,乃至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的绝望,以及李清照“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惆怅,都逃不脱苍凉的底子。正如苏轼在《与侄书》里说的:“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文字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呢?
词牌《鹧鸪天》,又叫《思佳客》,取自郑嵎“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的句子。回想自己从30岁到40岁,青春的残山剩水早已是所剩无几,父老、家贫、子幼,多少次从梦里惊醒,总觉得鹧鸪声声催人老!
40岁,还不算老,10年后呢?董桥描写人老后的样子说:“小姐今年退休了,一头微雪的秀发精精致致绾了一朵髻,灵秀的五官添了些细腻的皱纹反而越见灵秀,仿佛齐白石的写意花卉添上一两只工笔草虫那样亲切。”这里董桥描写的是他的老友沈茵女士,这哪里是人老了,简直是变成狐媚子了。
董桥说的是女人,男人老了呢?很喜欢央视《寻宝》里的蔡国声先生,今年都72岁了,满头银发更见儒雅,评点玉器要言不烦,真的是男人当如此啊——即便老了,也如一壶老酒,是越老越有味道。
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前半句如少年情怀,春意盎然,后半句如惶惶然的中年。不仅想起了周紫芝《鹧鸪天》里的句子——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十》小糊涂——读董桥
一夜的狂欢,年初一的小镇,惺忪着睡眼,仿佛杨万里宋诗《风花》里酒醉的的海棠,慵慵懒懒。零星的鞭炮声提醒你,今儿个是马年的第一天。
昨晚和13岁的儿子躲在被窝里看了一夜的《熊出没》,竟然忘记过了蛇年,我就40岁了。
男人过了40岁,就老了,苏轼说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时候,他差一年就40岁了。那年,他在山东密州痛痛快快地左牵黄右擎苍了一回,因为毕竟遛狗架鹰是年轻人的事情,所以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不好意思的说,老夫聊发少年狂。
40岁,感觉怪怪的,常常忘了自己的年纪,或者说还是依旧做一些与40岁男人的年龄不相称的事情。喜欢看无厘头的《武林外传》、《新白娘子传奇》和《候车室的故事》,六、七年了,还是百看不厌,而且还常常一个人看着笑得几乎岔气。喜欢穿牛仔裤、黑体恤,多年了都不变。还喜欢用夏仕莲香皂洗头,喜欢夏仕莲那种香香甜甜的味道。公园里的过山车、疯狂老鼠、海盗船这些游戏,儿子喜欢,我也是超级喜欢,40岁的男人和10岁的小孩两个人比着玩!逛庙会,酸甜诱人的冰糖葫芦、蓬松洁白的棉花糖、栩栩如生的糖人,我是见了都走不动;我尤其喜欢庙会上那些耍猴的、变戏法的,看狗熊笨拙地在钢丝上走,我常常会看得忘记了回家。还是儿子说,爸,饿了,回家吧,我才想起该带儿子回家了。
都说我不像40岁,40岁的男人该怎样?最喜欢任达华街头浴血、为朋友两肋插刀的那份男人的豪爽,还喜欢刘松仁在《江湖再见》里追女人的那一种无赖,觉得男人对喜欢的东西就该有死缠烂打的执着!也喜欢李修贤做大哥的那一种大气和度量,就该有李哥的那一种处变不惊的洒脱!还有齐秦,他的歌如今听来还是那样地直击灵魂。记得在小镇上读高中时候,模仿齐秦的样子,黑布鞋、牛仔裤,披肩的长发,被老校长满校园的追着跑,要剪掉我的头发!这四个男人,曾经或依旧是我学习的榜样。豪爽、执着、洒脱,有一点点沧桑,还有一点点的流氓。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年少轻狂的岁月啊!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40岁,四十不惑,未了的一段情该了了,未去过的远方该去了,未说的一句话该说了。
很羡慕大哥天南海北四处打工的日子,除了 *** ,大哥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而我这些年,也只是趁五一、十一蜻蜓点水般去了陕北、上海、苏州、深圳。去年中秋,大哥在 *** 里兴奋地给我说,钱塘的潮水都打在他鼻子上了,当时我正在单位加班,真恨不得丢了工作,也去一回钱塘,终究还是没有辞职的勇气。“我希望能够远走,逃离我的所知,逃离我的所有。我想出发,去任何地方,不论是村庄还是荒原,只要不是这里就行。”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在他的《惶然录》里说,“我想做到的,是卸下我已习惯的伪装,成为另一个我,以此得到喘息。不幸的是,我在这些事情上从来都事与愿违。” 费尔南多的纠结我们也一样都有,尤其是40岁的男人,正是一朵花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事业正妖娆,多少的牵绊和得意不是说放就能放下的,也许,我们都注定了是一条向往天空的鱼,离不开相习相忘的水,或者是一个尾大不掉的风筝,离不开牵着的那根线!
哪个男人的心头,没有一个叫做“远方”的地方啊;又有哪个男人的心头,没有一个拿着皮鞭的牧羊女轻轻在抽打?即便疼,那也是一种温柔的疼啊!大哥属狗,我属鼠,今年已经40岁了,我啊,再不远行就老了……
小镇依山旁水,山是万安山,水是伊河水。儿子还在熟睡,穿过渐渐醒来的村庄和依旧静谧的田野,远山静默,伊水东流,一个人坐在水边,想起了孔子的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去的去,来的来,流年碎影里,东风暗换了年华,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佛家三苦,人到中年,体会尤深。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错过了不该错过的人,结一段不该结的缘;说过了不该说的话,伤一颗不该伤的心;走过了不该走的路,经一番不该经的痛。如今的我啊,不敢回头、不能回头,硬着头皮往前走。
猎书猎字猎句猎了大半辈子的董桥说他小时候去见一个和尚,和尚相术高明,摸着董桥的头说,“十七岁出外漂泊,二十三岁与书结缘,一生不渝,旁的枝枝叶叶尽是造化,不必多说!”对照董桥这一生,和尚倒也不是骗人。而我,16岁浪迹天涯,8年做民工,5年做
每岁烟花几万重,但究竟能有几万重呢?男人们把盏共饮,鼓瑟吹笙;女人们霓裳羽衣,载歌载舞;小孩们跳啊、笑啊、跑啊……大年夜是一场狂欢的盛宴,衣香鬓影之间,举杯而下的是悲欣交织的泪水。春天,毕竟来了!想起了《熊出没》里的主题曲《我还有点小糊涂》:
青草香
浆果甜
喝着露水靠着树
抬起头 垫脚尖
加快我长大的脚步
吹口哨哼着歌
摇摇晃晃找到路
晃脑袋 揉眼睛
长大的我还有点小糊涂
《十一》小怪怪——读董桥
冬日无聊,一个苏州女子和老公就在家里写字,字写完了,春天就来了。和踏雪寻梅一样,真的是冬天里最浪漫的事了。
男的是道光皇帝,女的是全贵妃,也就是苏州格格。他们写的字就一句话,“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9个字,而且每个字都是九划,自冬至始,每天一笔,等写完九九八十一笔,窗外已经是春深似海了。
我说的不是“九九消寒图”的由来,也不是道光皇帝、全贵妃这对高富帅、白富美的宫闱秘史,我心动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句话,淡淡几许牵挂几缕担心几丝暖意,清脆绝尘,妙不可言,尤其是在这寒风刺骨的冬日,心头暖暖真的是如沐春风了。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历来是文字的极致,能把心头刹那的不舍和牵念不动神色的说出来,真的是本事了。
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我们有谁会去惦记一棵柳树的冬天,哪怕是偶尔,哪怕是一点点,或者一刹那的想起?这个冬天,你,冷不冷呢?一棵亭前的垂柳,竟成了一个苏州女子的牵挂。
要知道,文学史里的万千柳色,哪一棵能逃脱掉凄迷的底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里的柳色是凄苦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诗里的柳色是怅惘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词里的柳色是摧心折骨的。当然,韩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的句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句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句子,都还算阳光,还算青春靓丽,但作为文学里送别的意象,柳树终究是孤独的。
所以,突然有人惦记着,而且还是姑苏丽人,吐气如兰地说,首先在这个冬天里要好好的珍重;其次,耐心地等待春风十里的日子;最后,要知道,你自己不是孤单的,至少还有我在默默地
在这个世界上,能被人惦记着,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何况,还是一棵树,而且还是被一个风情万种的苏州格格惦记着,真的让人羡慕嫉妒恨呢!
董桥有一篇《待春风》的文字,说他给一个叫辛西娅的英国女子写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好让辛西娅消磨这冬日难捱的时光。金发碧眼待春风,不是不可以,但总觉得有一点小怪怪,我以为董桥该写给苏小曼、杜十娘、柳如是之类的女子,那样才般配。
眼下正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天气,想起了冯延巳的那首《浣溪沙》: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
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奈何长?且珍重,待春风!
《十二》小讨厌——读董桥
看《寻宝》,一件明代洪武年间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专家说,该物件的青花色泽沉静,尤其是各种的蕉叶纹、回纹和卷草纹的布局,疏朗洒脱、栩栩如生。
对于青花,我不懂,但也说不上讨厌,只是有一点点不喜欢“栩栩如生”这个词,或者说,有点儿小讨厌的感觉。不止是栩栩如生,还有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等等这些词汇,总觉得太夸张、太假、太空,有点儿不知所云。
一直耿耿于怀于那个“画龙点睛”的故事,说有个叫张僧繇的苏州人,“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 张僧繇做画技法特立独行,被称为“疏体”,连阎立本、吴道子都悉心研磨,原本无可厚非,问题是,点了睛就能飞,有那么神吗?
我丝毫没有恶心张僧繇的意思,相反,“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在说话或写作时用来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倒是非常的恰如其分。但“画龙点睛”的本意,我想最初也只是为了表扬张僧繇的龙画得有多么的好,与“栩栩如生”相比,只是说的更含蓄些,甚至更神乎其神而已。
我不会迂阔到非要去较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究竟有没有那么长,语言里的夸张手法很正常,用的好也的确会显得更自然、更具体,但我的确不喜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之类的词汇。龙门石窟、乐山大佛、敦煌壁画、兵马俑、唐三彩……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说它有历史感、沧桑感、厚重感,说它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说它有美学价值,我都赞同,我也喜欢,但一听到用 “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美轮美奂”来形容它们,我的心里就如同吃了一只苍蝇。
一个老物件,同样都是喜欢的感觉,但在每个人的心头是不一样的,我就比较喜欢董桥关于老物件的感受,他说,“王世襄家的狮子,要是宋朝的,那是宋词的明慧;要是唐代的,那是唐诗的浩茫;听说还有几位鉴赏家认定是六朝的,那是金粉江山的倒影了。” 宋词的明慧、唐诗的浩茫、六朝的金粉江山,老物件凄美的漂泊、藏宝人特有的奇遇、看宝人怅然若失的心动,都唐诗宋词一样的给人以具体的、细致入微的不一样的美丽的感受。如果这些句子精简成“栩栩如生”会怎样?那就是汤锅里的一粒老鼠屎了。董桥说,“那尊青铜卧狮捧回我家的时候满身尘埃,枯涩无光,失了生机,一方素净棉布潜心擦拭,连夜摩挲,狮子慢慢醒了,古铜慢慢活了,肃静的光影也像苍老的月色,透着宫闱烛光下千年宝剑古穆的英气。”
其实,文字也同样可以用一方素净棉布潜心擦拭,连夜摩挲的,擦拭得久了,就活了,不讨厌了。
《十三》小惊心——读董桥
冬夜读董桥的小说,竟然小惊心了一把,吓得睡不着。
那是篇叫《莲房》的小说,说有一幢殖民时代的老宅院,闹鬼,老年月里的千金小姐吓疯了。如今是一个叫章嬙的女人住着,她近来常梦见胸口刺青刺了莲花的人,原因是服了一个老中医开的药。但又不愿意停了药换个医生,因为她实在是贪看梦里那些莲花,怕停了药梦也没了。章嬙说,那些莲花会动,会开会合。
董桥实在是讲故事的高手,古老的岁月里多的是古老的故事,董桥不是蒲松龄,但他的文字却有了《聊斋》的狐媚气。
章嬙的举动让我想起了饮鸩止渴的成语,就为了看一朵莲花的开合,全然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真的是冷艳得近乎残酷。时令已过了大雪,万籁俱寂,宵寒袭枕,清辉的满月仿佛在屋里撒了薄薄的一层霜,扑棱棱突然有麻雀从窗外的老榆树上飞起,吓得我悚然一惊,下意识地看看自己的胸口,仿佛会猛然就生出一朵莲花来。
睡觉时候,看来是万万不能读鬼故事的,尤其是这寂寂的冬夜,躲都没处躲。人偏偏就是很奇怪的动物,越不敢想偏要去想。但并不是所有的鬼故事都是怕人的,比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钱香树家狐》的,说纪晓岚到京师后暂住在钱香树家,老纪住一楼,钱家的狐狸住二楼,有一天老纪发现二楼的狐狸在地板上画满了荷花,很有韵致。“余走视之,则地板尘上,满画荷花,茎叶苕亭,具有笔致。”老纪说:“仙人果是好楼居,文采风流我不如。新得吴笺三十幅,可能一一画芙蕖” 老纪文采风流,连老纪笔下的狐狸精也都风情万种。
《阅微草堂笔记》也有很多怕人的故事,但要看啥时候读,在酷暑的夏夜读鬼故事,其实是很爽的一种享受。冬天里看鬼故事,越读越冷,如掉冰窖,鬼影无处不在,棉被蒙头鬼也会钻进你被窝里的,所以我冬天一般是不看《山海经》、《聊斋》、《搜神记》之类的古书。
董桥的小说从不写鬼,就是这《莲房》里的章嬙,也是个兰心蕙质的女人,和鬼不搭嘎的,但董桥说,他自己的小说像一扇夜窗里透出来的灯影,昏黄而幽深,飘渺而绵延……换句话说,就是冷风嗖嗖,鬼气森森了。
真的没想到,竟然在董桥的文字里,小惊心了一把。
《十四》小肉麻——读董桥
这些天一直沉迷在董桥的文字里,发现董的确是个揣摩女人的高手。如果我是个女人,我肯定会喜欢上他,因为他的文字有一种肉麻的感觉,但不是那种让人发腻的肉麻,是小肉麻,就像红烧肉,肥而不腻,所以喜欢。
董桥早年在西班牙见过一个当地女人洗头的情景,“一位西班牙美女,刚洗了头发,那么浓,那么长,日光温润,微风熏人,她坐在阳台上一边看书一边漫不经心拨弄长发慢慢晾干。偶尔抬头探望老树上的动静,眼神柔弱春水,嘴角甜甜翘起,鼻子十足石雕希腊女神,衬着两道眉影越见刚秀。”多大个事儿,洗个头发又不是美人出浴,竟然弄出了希腊女神的味道,够肉麻的。
董桥还写过一个叫云姑的女人,同样是描写头发,人家董桥就没有重复的。他说,“云姑是我小时候的邻居,我读小学她读中学,长发又浓又黑像绸缎,我从小到大,印象深极了,多年前还写过她。”在董桥的眼里,云姑的眼神像夜空中的孤星尽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藏着叛逆,藏着天涯……董桥说,那年云姑三十七,依然一副微微惹尘的淡菜仕女图,深幽的眼神荡着七分禅念,三分牵挂。
如此美丽如此令董桥神往的云姑,其实不是董桥的女人,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云姑是他的朋友方仁语的情人。我很想知道,方仁语看没看到董桥的这段文字,我更有一种隐隐的期盼,希望云姑能看到,没有女人不喜欢马屁的,尤其是这种听起来跟真的一样的小肉麻的马屁。
董桥说,再动人的男欢女爱都是私事,别人听了肉麻。
想想也是,两个人的事儿,笑也好疼也好,要么偷着乐要么偷着哭,没必要弄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董桥的文字不外乎两个主题,女人和古玩。不只是董桥,这两样东西,大多数男人都喜欢。
问题是,喜欢女人和喜欢古玩一样,都是私事,董桥却在文字里弄得全天下人都知道,真的有一点儿小肉麻。
《十五》小喜欢——读董桥
浅浅的,早些年读过董桥的一些文字,感觉仿佛是褪了色的蓝印花布,在窗前的竹竿上荡漾着丝丝暖意。乡村的冬夜很是寂寥,在当当网上兜来逛去,几天后,快递送来了董桥的《青玉案》。
董桥说之所以起名为《青玉案》,是因了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董桥还在作品的扉页上详细注解了所有与“青玉案”有关的出处,大约最早是出自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句。青玉案就是美玉做的几案,男人都喜欢美玉,更喜欢挑选美玉送心爱的女人,所以董桥把作品定名为《青玉案》的确是很雅致的一件事。
但我要说的不是董桥,也不是他的《青玉案》,我感兴趣的是“美人赠我锦绣段”这一句,何以赠我锦绣段呢?
美人赠我金错刀,美人赠我琴琅玕,美人赠我貂襜褕,金刀、玉琴、貂皮衣,都是男人的喜欢,我没听说过大男人喜欢锦绣段的。
读过雪小禅的一篇文字《绸缎是微凉》,雪小禅说陆小曼或者言慧珠这样的女子,她们几乎穿了一生绸缎,当它们裹在一个女人曼妙的身体里时,当一个男人把手放在女人腰间,绸缎,已经有了太多意味。言外之意,雪小禅的意思是女人的绸缎是用来吸引男人的,雪小禅举例为证,说徐志摩在家信中曾经说,小龙:买了一块绸缎给你,看看做什么合适?
雪小禅说:“这样的男人,真适合当情种。”
看来,男人的多情,除了美玉,还该用丝绸,就是锦绣段来表达。所以我不明白的是,女人为何要送男人以锦绣段呢?
台湾的星云大师说,“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不是金钱,是喜欢”,而我,却是喜欢锦绣段的。早先,比如明代,唐伯虎和祝枝山、文征明他们泡妞穿的就是锦绣段,一袭撒花的苏绣长衫,说不出的潇洒,逼人的临风玉树;就算是民国,大宅院里老爷一把紫砂,嵌白玉黑缎瓜皮帽,湖蓝色泥金团龙马褂,圆口绣花布鞋,就算是俗气十足,也俗得喜庆,俗得有男人的范儿……可惜这些都是旧事的月色,徒让人心生向往而已。
绕了这么打的一个圈子,我只想弱弱地说,一个男人,其实我是那样地喜欢锦绣段。
如今家里,只有早些年结婚时妻子陪的嫁妆,有六七床丝绸的被子。说是早些年,其实都已经过了10年了,儿子都9岁了。枕边人鬓角有了星星白发,桃红色花草龙凤的被面已经有些发暗,有些地方还脱了线,细细地她用丝线绣了几只蝴蝶落在脱线的地方,一眼看去有了新婚的味道,心里就有了小小的喜欢。
美人赠我锦绣段,咱再做一床缎被吧。她听了,说,只要你喜欢。
《十六》小惊艳——读董桥
这些年一直在文字里寻寻觅觅:十几二十几岁,喜欢汪国真,喜欢席慕容,喜欢三毛;等到三十出头,开始喜欢读雪小禅的《刺青》、《无爱不欢》和《烟雨桃花》,林清玄的《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还有路也的诗,一句“我是你云鬓轻挽的娘子,你是我那断了仕途的官人”让我日夜把玩,怅然若失,仿佛许仙等到了他的白娘子,焦仲卿遇到了刘兰芝,张生碰见了崔莹莹。过了四十,也经历了一些世事,开始觉得周作人、钱钟书、林语堂的文字最合胃口,从隙中窥月到庭中望月,真的似明人张潮所说: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读书不求甚解,随性而已,读到哪算哪。有一段时间很是痴迷明清笔记,张岱的《陶庵梦忆》、江盈科的《笑林引》、袁枚的《随缘诗话》,40岁的人了,开始懂得生活的一点乐趣: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张岱的喜好,我一样不少,尤其是张大复一溪云、一潭水、一庭花、一林雪的理想人生,的确让人心向往之。 *** 一样,明清小品读多了,上瘾也变得颓废,甚至某年的春天,我竟然萌生了辞职去浪迹天涯的念头。
这念头着实吓了我一跳,农夫说:待我荣华富贵,许你十里桃花;书生说:待我金榜题名,许你花前月下;僧人说: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说的都是如果,40岁,有工作,有家庭,高堂父母,儿女垂髫,浪迹天涯我做不到了无牵挂,君临天下我做不到四海为家。放又放不下,走也走不开,40岁,正是尴尴尬尬的年纪,喜悦不多,烦恼不少。
直到,我遇到了董桥,读董桥的文字,任你有多少的无奈、喜悦、落寞、隐忍、惊喜和不舍,都会在他的文字里化作绕指柔请。董桥说文辞清淡可读最是关键,“故事”才是文章的命脉,“有了学问有了见识有了真情没有说故事的本领文章活不下去”。董桥的散文和小说相比,我更喜欢他的小说,我想这一定是有“故事”的缘故。“情节要淡,情味要浓;记忆要远,念忆要近,偶尔笔调太像小说还要收一收,”董桥说,“故事太浓了担心一媚入骨,我不稀罕。”《竹园》里的胭姐,《爱晚居》里的杏表姐,《无语》里的云姑,《莲房》里的章蔷,读来都新鲜的让人猛然一惊,小惊艳了一把。
今年我已经43岁,看来以后的岁月要在董桥的文字里泡着了。
《十七》小妖娆——读懂桥
买一份《扬子晚报》,躺在床上懒懒的读。
“有那么三五片从枝桠间滑下来了,像无主的船儿荡在风里。这情景,恰似已不年轻的妈妈在黄梅天后,靠在阳台边晒那花色已淡的旧嫁衣,当空里一抖,多少陈年的事。秋近了,妈妈也老了。”
一句“秋近了,妈妈也老了”,让人心头无限的苍凉。
看看
这些年来,从董桥的《纹木本色》、《仲春琐记、》、《月亮?哪一个月亮?》、到余光中的《左手的缪斯》、《望乡的牧神》、《莲的联想》、一直在古典的文字里寻寻觅觅。
刘绍铭说董桥的文字虽然好看,但却生活在一个与我相却甚远的世界里,在那里他在后花园点灯,写字,喝茶,玩古玩,收拾一地的旧时月色。而评论家徐学是这样评价余光中的:一个认真的学者,不苟的翻译家,写起字来,总是一笔一划方方正正;而在腐儒和道学家眼中却是十足的浪子,不道德的文人。
董桥的文字太旧,读来让人有寒尽不知年的味道;余光中的文字太密,需要一定的素养,读来有高山仰止的怅然。
后来陆续读了叶涛的《这条街》、《纸钗裙》、《菜市场》,路也的《山上》、《尼姑庵》、《木梳》,才知道我在苦苦寻找的是什么样一种风格的文字。
路也对男人说,我是你云鬓轻挽的娘子你是我那断了仕途的官人。路也真的是个狐狸精了,一个让男人意乱情迷的狐狸精!
这些在文字里妖娆着的女人,历尽沧桑却铅华洗尽。
很喜欢《白狐》的意境——寒窗苦读的书生终于等来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这人生的“”两大喜悦。而且这只白狐还是那样的善解人意,知道男人落魄时希望遇到富家小姐,得意时又希望换了糟糠,再结个金玉良缘。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只为你临别时的那一次回顾……没有怨恨,没有怨忧,有的只是对天下男人彻骨的理解。这样的狐狸精女人男人想不喜欢都难!
而能够成“精”的女人,都像美玉一样埋在深山里,极难找的,能够擦肩而过已是奢求,更别说过再从此发生些什么了。
那个叫许冬林的女子把阳台上晒着莲蓬,留作冬日里煮五香蛋,说,做了主妇的人,记挂心上的无非是衣食冷暖的尘事。想那冬日锅底里翻滚的碎莲蓬若还记得旧物旧事,它对那静候在淤泥里的莲藕要说的一句话大约也是
——你啊,莫要再惦记我了,从此我在红尘里,在烟火的最深处。
阮小籍文字——
1、书香中国:青青子衿一袭长衫,做个读书人的想法为何别人总笑我?
2、多少的奴颜婢膝到我这里止步,人到中年,与谁争我都不屑
3、时尚说你妖,朴素说你老,人到中年,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4、半辈子过去始终赢不了你的心,有些人不管过多久还是一想起就疼
5、都是老司机还说什么《聊斋》?就不要以爱的名义为婚外情找借口啦
6、诗歌:那个时候,我是千堆雪,而你是长街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