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资料_长城资料作文400字

 内涵001   2023-04-30 16:20:04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建筑工程,全长长达万里之遥。它起初是为了防御敌人的入侵而建造,历经数千年的修筑和迁建,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长城上重重相连的瞭望台、箭楼和城楼等建筑群,见证了中国古代壮阔的军事防御和建筑技术水平。如今,长城已成为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为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长城资料_长城资料作文400字-第1张图片-东江百科

一:长城资料 文化遗产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民族侵袭而修筑的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体系。自公元前7-8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介绍

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组成的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

其中明代修建的长城东起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西至内陆甘肃省的嘉峪关。

二:长城资料简介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 *** ,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建的的。

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三:长城资料简介500字

万里长城,是我国最为悠久的建筑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重要精神象徵。看到长城,彷彿就看到我们的祖先,就有了精神力量。“万里长城永不倒!”两千多年来,长城保卫着一代代中国人和平生活,捍卫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形成独特的“长城文化”,直至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万里长城”多层次地反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价值取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不畏牺牲,维护统一。“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进入新时代,人们对长城有了进一步认识!"长城是表现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和居安思危的文化意识。

第一层内涵,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一直是热爱和平,只要和平有一丝希望,就尽量不要大动干戈。

第二层内涵,就是不畏牺牲,维护统一。即制止侵略,尽量减少敌我双方伤亡。

第三层内涵,中国长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捍卫人民和平生活的设施。长城相对于城郭的城墙而得名,自始便称为“长城”。

第四层内涵,就是千百年形成的长城文化积淀。长城诞生之后不久,开始形成绵延两千年的“长城文化”,如今已成为沿线各地宝贵的历史遗产。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儿,奋不顾身豪情多。

第五层内涵,长城兴盛,民族复兴。新中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万里长城,血肉长城,激励中华儿女居安思危,必将战胜一切困难入侵之敌!

本文地址:https://www.neihan001.com/zyfx/119824.html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