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什么意思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意思是什么

 内涵001   2023-04-29 00:25:03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一句古时候就有的名言,意思是说在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时,要懂得权衡利弊,不能因小失大。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遭受一些不必要的痛苦,但同时也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违背道德、伦理等原则。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有大局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原则,不要只看到表面上的好处,而忽略了长远利益和道义准则。

1、一生两欢各生欢喜出处?

优质回答1: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意思是:从此两人分开拥有新的广阔天地,各有各的欢乐。这句话出自出自敦煌出土文物《放妻协议》。

1、敦煌出土文物《放妻协议》节选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妇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

2、大意解释

如果我们结合在一起是错误,不如痛快地分手来得超脱,希望你重整山河再攀高枝,也胜过两人看不顺眼互相挤兑。

3、文物意义

离婚再嫁的难易和贞节观念的强弱,是衡量婚姻关系自由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份文物看,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习以为常,并未受贞节观念的严重束缚,它与其他年代的“从一而终”和后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照。

优质回答2:

没有“一生两欢,各生欢喜。”,应该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句话出自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唐代称离婚为“放妻”)。

意思是从此两人释怀,再无怨恨之心,以后各自安好吧。

 这份“放妻协议”却给后人展示了历史上真实的一幕:夫妻之间提倡“好合好散”。

优质回答3:

      一生两欢,各生欢喜没有听说过它的出处。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出自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唐代称离婚为“放妻”),曾是唐代离婚协议惯用的语句。意思是:分开之后,别互相憎恨,两人好聚好散,各自开始新生活。

       扩展: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一批古代文献,被统称《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目前,已发现放妻书12件,英、法藏10件,俄藏2件。

      研究认为,这批放妻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离婚协议书,其年代跨越唐末至北宋年间,约在公元9世纪至公元11世纪前后。放妻书的格式是:首先讲理想的婚姻应该是怎么样;其次讲现实的婚姻状况,亦即离婚的原因;最后说明离婚善后事宜。而“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则出自这些“放妻协议”

2、如何看待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

优质回答1: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北宋程颐提出的,南宋的朱熹引述过,所以一般认为,程朱理学主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我们不应该这么简单地理解。

其实程颐本人并不反对妇女再适,他有一个侄女成了寡妇,程父帮她再嫁,程颐因此盛赞父亲“嫁遣孤女,必尽其力”。朱熹也不反对女子再嫁,他承认:“夫死而嫁固为失节,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

那么程朱理学提倡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怎么回事?究程朱本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并不是对庶民的要求,而是强调士大夫的气节。这一点清代的徐继畲看出来了:“宋承五季之后,世风靡靡,夫妇一伦轻亵已甚,故伊川(程颐)立此严峻之防,使士大夫有所矜式,非为愚夫愚妇言也。”

还有一点也必须指出,程朱理学在宋代的影响非常有限。我举个例子:朱熹有一位好友叫郑鉴,娶了陈俊卿之女、陈师中之妹陈氏为妻。后郑鉴早逝,坊间传出陈氏意欲再嫁的消息,朱熹便给陈俊卿与陈师中写信,请他们劝说陈氏不要改嫁,留在郑家“养老抚孤”。

信中,朱熹引用了程颐提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语,但他又承认,“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可见当时社会并无女性不改嫁的一般观念。只不过陈家乃宰相之家,“名教所宗”,朱熹才“僭率”建议,他实际的用心恐怕还是出于对亡友一家老幼未来生活的忧虑。然而,尽管朱熹说得非常恳切,陈氏最终还是改嫁了。

另外,程颐也没有认为娶二婚女的男人是不道德的,题主应该误解了他的原文。程颐的观点是说,士族女性改嫁是不道德的,士族男性再娶也是不道德的。

优质回答2:

那个年代的价值观与今天相去甚远,问现代人如何看待这句话有意义嘛?莫非你是要借这问题来煽乎众人来骂程老夫子???闭眼不看都知道现代人是如何回答这问题的,但倒退回那个年代,世人就是信奉这个理念,程颐就是留名青史的鸿儒!这个提问太没水平

优质回答3:

我想这位程大人一定没有饿过饭,更别说饿死了,而他也不是寡妇,所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要求的不是他自己。


至于这种说法能不能实践,我觉得看个人,有些人的思想别人也理解不了,但是至于能不能作为普世价值,我觉得不行,为什么?因为如果这是先进文化的话,先秦时活泼泼、有人性的儒家思想也不会在宋朝开始变质变味,从而演变为腐朽的宋明理学,进而导致中国从思想上开历史倒车。


当然我们程大人是搞学术的,这和现代很多搞学术的一样,你不能用普通老百姓的思维去评价。


其实这样的人不单中国有,国外也有,相传法国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也留下了两句名言,其中一句是,当大臣告诉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的笑道:“那他们怎么不吃蛋糕?”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什么意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图片-东江百科

3、关于又大又小的成语?

优质回答1:

小题大做、小惩大诫、大材小用、大惊小怪、因小失大、小不忍则乱大谋、半大不小、求大同,存小异、大眼望小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大街小巷、大呼小叫、大同小异

优质回答2:

大小不一 就是形状不一致,一个是大的,一个是小的,不一班大。

4、什么什么大字的成语?

声势浩大

发扬光大

自高自大

妄自尊大

光明正大

神通广大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牛高马大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见小暗大

小中见大

本文地址:https://www.neihan001.com/zyfx/119055.html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