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和进士的区别 古代秀才、进士及状元是什么关系

 内涵001   2023-04-06 14:59:19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长知识了!古代秀才、进士、状元究竟有什么区别?

每当看古装剧时,常常会看到秀才、进士、状元等称呼,在古代秀才、进士、状元究竟有什么区别?

以现在来看,就是古代读书人科考所取得的“证书”,相当于我们的学历一样。

但秀才跟状元的等级可是差很多的,身分也是天壤之别。

而状元之难考,你会庆幸是生在现代,根据史书记载,科举制度历经了1282年,才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 185名(有姓名记载的),想想中国那么多人口,历经千余年才选出这些状元,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在古代秀才、进士、状元究竟有什么区别?令人好奇!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会有这些名称,一定要先了解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

中国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至于大家好奇秀才、进士、状元究竟有什么区别?凡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想考取功名,大致上要经过第一次童子试、第二次考试叫院试、第三次考试叫乡试、第四次考试叫会试。

通过院试的人都就被称为“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凡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想考取功名,就得经过科考。

第三次考试的乡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以参加,所有通过乡试的叫“举人”;接着就可参加第四次考试的会试,由有举人功名的人参加,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

贡士就有资格面圣,随后就进入殿试了,由天子,也就是皇帝亲自面试,一旦通过,被称为天子门生,也就是中了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为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才叫“状元”。

古代考取状元之后,就能光宗耀祖,飞黄腾达了!

一介书生要考取状元实属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会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这样一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考取状元之后,就能光宗耀祖,飞黄腾达了!

古代封建社会,科考可说是文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之前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古人会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看完这篇文章后,应该更能体会了吧!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考取状元实属不易,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

本文地址:https://www.neihan001.com/shsy/55624.html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