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
本文核心词:
不写之写——《红楼梦》
《红楼梦》写作技法丰富多彩,读者熟知利于解读小说迷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有关秦可卿死因,作者正文与脂批共同点明,秦可卿因情而绝,不写因作者慈悲为怀,却大有深意。
[靖:此回可卿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贾珍虽奢婬,岂能逆父哉?特因敬老不管,然后恣意,足为世家之戒。“秦可卿婬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甲戌眉批: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靖本多署名“棠村”。][庚辰眉批:可从此批。靖眉批: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叹叹!壬午季春。笏叟。]
对以上文摘,秦可卿死因不明,病亡是一,自缢为二,自缢删去后文未改,读者不可疑作者之漏,实因作者不忍直视历史。另有读者以此大加意揣秦可卿淫事,妄想掘其秘史,实在不可取,小说真假难辨,淫事为祸,未必是假。
秦可卿葬礼小说描写笔墨较多,出殡一段写道: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
且不说前来送殡的王孙公子之多,队伍之浩荡,单就四王祭棚向读者提醒一下,依次是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北静王,其顺序如视作方位暗示,正好是东南西北绕了一圈,有人会说,这是作者无意之笔吧,有何奇处?不写发引路线,并非未写,读者稍加留意不难领悟,四王祭棚唯有帝王可受之得当。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