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史前的巨蛇和怪蛇带科普
本文核心词:自制,科学,动物,未知,蛇,自然,古代,蟒蛇,爬行类,史前
1、泰坦蚺
知名度:⭐⭐⭐⭐⭐
大小:最大按网纹蟒复原15.26米,1135公斤,按黄水蚺最大12.8米,1516公斤,平均9.3m,380~445公斤)
特点:目前已知最大的蛇(目前无任何证据表明其不具备缠绕能力,这个结论是网友瞎编的,泰坦蚺基本不可能不会缠绕),但是泰坦蟒的坚硬脆弱的牙齿证明了它可能是食鱼蛇
捕食:如赛雷洪鳄这样的小型鳄鱼、平均及以上个体可能偶尔捕食煤矿炎魔鳄,瓜希拉冥河鳄这样相对中大型的鳄鱼、肺鱼等
生活年代:5800万~6000万年前
地区:南美洲哥伦比亚北部
是否有毒:无
属于:蚺蛇
食物链地位:仅次于巴西普鲁斯鳄
泰坦蟒与古代鳄鱼(约6米)
2、非洲巨蟒
知名度:⭐⭐⭐⭐
大小:化石最大10.2米,325公斤,推测最大12.7m,600公斤,平均约8米
特点:不属于蟒蛇,有人推断可能有适水性,可能较细
捕食:长鼻目(如始祖象等)
生活年代:约4000万年前
地区:撒哈拉大沙漠南部
是否有毒:无
属于:巨蛇科(下颚无法脱臼,嘴张不大)
食物链地位:高
吞食始祖象的非洲巨蟒
3、天蛇
知名度:⭐
大小:6米,体重不明(额外资料:粗30厘米)
特点:形似巨蜥
捕食:中~大型哺乳动物等
生活年代:未知
地区:澳洲
是否有毒:无
属于:巨蛇
食物链地位:中偏高
天蛇捕食鹿
4、古杯蛇
知名度:⭐⭐
大小:推测最大9~10米,310公斤(不确定)平均可达6.4m,54kg,种类很多,小的仅有0.5~3m
特点:据说有后肢(高度不确定),前颌有4颗牙齿,髓腔扩张,椎壁变薄,适应海洋生活,资讯很少
捕食:鱼类(包括大型鱼类甚至鲨鱼)等
生活年代:180万~6500万年前
地区:西欧,埃及,尼日尼亚甚至美国,北大西洋至地中海一带,浅岸边和三角湾,十分广泛
是否有毒:不确定(可能有)
属于:古杯蛇科,海蛇
食物链地位:中(偏高)
古杯蛇幻想图
5、沃那比蛇
知名度:⭐⭐
大小:5~6米,体重未知
特点:头部极其细小,生活在冰河时期,栖息在水中或水边,水陆两栖
地区:澳大利亚
捕食:中小型生物、少量大型生物等(不确定),如袋鼠和来河边饮水的动物
生活年代:5~5500万年前(低度不确定)
是否有毒:无
属于:巨蛇科 ,沃那比蛇属
食物链地位:中偏高
沃那比蛇捕食袋鼠
6、厚针龙
知名度:⭐
大小:约1米
特点:十分古老,拥有后肢,生活在水中
捕食:小型生物
生活年代:白垩纪早期
地区:亚洲
是否有毒:无
属于:厚蛇科,厚蛇属
食物链地位:低
水中古杯蛇
7、哈氏蛇
知名度:⭐
大小:88厘米
特点:拥有后肢,骨质很厚,有73~75颗牙齿
捕食:小型生物
生活年代:白垩纪中期
地区:巴勒斯坦
是否有毒:无
属于:厚蛇科
食物链地位:低
资料过少,无图片
8、恐蛇
知名度:⭐⭐⭐
大小:3米
特点:不会挖洞,纯陆生
捕食:小型生物、小型恐龙和恐龙幼崽与恐龙蛋
生活年代:白垩纪晚期(可能是8800万年前左右)
地区:南美洲阿根廷
是否有毒:无
属于:恐蛇科,恐蛇属
食物链地位:低
恐蛇
9、印度古裂口蛇
知名度:⭐
大小:3.5米,重量未知
特点:有裂口,肌肉强壮,喜欢在巢穴中捕食,能吃下较大猎物
捕食:恐龙幼崽及恐龙蛋等
生活年代:白垩纪早期
地区:印度
是否有毒:无
食物链地位:低
印度古裂口蛇捕食
10.Laophis(民蛇)
知名度:⭐
大小:推测最大3~4m,26kg
特点:有史以来最大的毒蛇
捕食:鹿以及中小型动物
生活年代:上新世
地区:希腊
是否有毒:有
食物链地位:中(偏高/低)
Laophis捕猎
观众老爷不要忘了点赞收藏哦(´-ω-`)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